
大合照
【本報訊】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業,不僅是大眾娛樂的方式,更是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動力。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早前就“‘戲中作樂’—談澳門電影行業發展”為主題舉辦本年度第一場“青年友計傾”活動,邀請到拍板有限公司節目總監林鍵均、紀錄片導演陳庭婷以及新青協教育政策關注組召集人容家俊擔任嘉賓,與一眾熱愛電影的青年共同探討澳門電影行業發展現況和未來機遇。活動獲得澳門基金會資助。
在探討澳門電影行業發展時,有與會者關注如何平衡成本與收益。林鍵均分享自身製作電影的經驗,表示在拍攝劇情長片時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時間和精力,但未必與最終成果掛鈎,展望隨科技發展,影視製作的門檻降低,本地創作者突破行業模式的框架,透過社交媒體等不同方式將作品呈現給更多的觀眾,累積經驗並逐步提高創作能力,從而在電影創作道路上不斷前行。
另外,有與會者關心澳門電影行業的人才培養。陳庭婷結合自身拍攝紀錄片的經歷表示在澳門尋找合適的演員和專業人員並非易事,由於不少從業者需要在電影拍攝之外另覓工作謀生,無法全身投入到電影行業中,對行業發展和人才素質的提升有一定影響。她建議借鑒鄰近地區經驗,和不同持份者合作,完善專業人才培訓路徑,在電視台、戲劇等影視領域中構建教育、實習及培訓系統,長遠為本地電影行業輸送人才。
有與會者提及“澳門取景”和“澳門元素”等資助計劃,期望提供本地從業者與外地影視團隊更多的合作機會,促進本地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升。容家俊認為為資助計劃不僅是吸引外地團隊來澳的動力,更應成為推動本地創作的動力,善用本地文化資源打造具澳門特色的影視作品。他相信憑藉本地創作者勇於探索的心態,善用資源裝備自我,積極投身電影創作中,將書寫出不一樣的澳門故事,從而提升本地電影的市場競爭力及展現獨特的文化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