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Swarm衛星與澳門科學一號衛星聯合科學會議”開幕儀式
【本報訊】歐洲航天局(ESA)與澳門科技大學聯合主辦,為期兩天的“首届Swarm衛星與澳門科學一號衛星聯合科學會議”今(13)日上午在澳門科技大學N101大禮堂開幕。來自全球37個頂尖科研機構、覆蓋五大洲的百餘位地磁領域科學家、政府代表及學術精英齊聚澳門,標志著這一國際科學盛會首次登陸澳門,成為全球地磁研究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會上透露,“澳科二號”已完成方案等的準備工作,爭取在2028年發射,於澳門回歸30周年時向國家匯報成果。
歐洲航天局科學、應用與氣候部主任Rune Floberghagen博士致辭表示,歐洲航天局冀與各位攜手合作,不僅共同規劃未來藍圖,更致力於增進歐洲與中國及澳門的聯繫與合作,是次會議著實展現了之間的廣泛合作領域。此外,太空領域的合作不僅在科學上有時效,同時亦是外交的一部分,能有助建立之間持久穩定的夥伴關係和友誼,成為全人類的福祉。

Rune Floberghagen博士致辭
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代表、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謝永强致辭表示,在中央政府鼎力支持下,澳門正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近年來著力培育高新技術等戰略性産業,“澳科一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澳門正式躋身國際空間科學探索行列。目前,澳門正加速推進澳門科學二號衛星研發,未來雙星組網將構建全球精度最高、分辨率最優的地磁探測體系,為深化地磁科學研究奠定堅實基礎。
謝永强指出,澳門將持續發揮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作用,依托獨特區位優勢促進國際人文交流。秉持“服務國家所需,發揮澳門所長”,致力將澳門建設成為充滿活力的國際創新高地,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澳門力量。

謝永强致辭
中國航天基金會副理事長、澳門科技大學校董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季敏致辭表示,澳科大創校25年來,在“一國兩制”優勢下已建立四個國家級科研平台,“澳科一號”的成功發射不僅是中國空間科學領域的重要突破,更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開闢了科技創新之路。澳科大將積極落實習近平主席去年視察衛星數據中心時,對深化“澳科一號”地磁數據科研應用的重要指示,期盼在各位支持下,預計2028年發射的“澳科二號”衛星與“澳科一號”構成全球首個立體地磁觀測星座,大幅提升地磁觀測的分辨率。

陳季敏致辭
科學家代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Andrew Jackson致辭表示,“澳科一號”成功入軌並持續穩定運行,不僅是澳門科創實力的生動展現,更是“中國速度”與“中國精度”的完美融合,其在2023年倫敦皇家天文學會會議上發佈的首批校準數據,開啓了地磁場時空演變規律的新認知之門。期待從這次會上獲取更多該星與Swarm衛星的科學協同效應,探索地球磁場中的奧秘。他相信在未來在“澳科一號”與“澳科二號”組成的全球首個三維地磁觀測星座後,人類對地球磁場的認知將迎來質的飛躍。

Andrew Jackson致辭
致辭環節後,首期“澳科一號”衛星科學成果專刊在國際權威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Physics》(Wiley-Blackwell出版)正式刊發,該專刊近300頁,收錄27篇基於“澳科一號”衛星數據的創新性研究成果。繼專刊發佈後,歐洲航天局Swarm衛星任務項目主任Anja Strømme博士就Swarm衛星與“澳科一號”衛星的協同觀測規劃,及未來合作前景作了專題報告。

Anja Strømme博士作專題報告
“澳科一號”自運行以來,已與全球18個頂尖機構建立數據合作,標志著中國實現自主實時地磁建模能力。與此同時,團隊正積極籌備“澳科二號”衛星計劃。該極軌道衛星預計2028年發射,將與“澳科一號”組網形成全球首個三維地磁觀測星座,填補兩極磁場監測空白,助力國家資源勘探、導航定位等戰略需求。
澳門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澳科一號”科學家張可可在現場接受採訪時表示,“澳科一號”已圍繞地球飛行一萬多圈,積累了大量適用於深地、深海、深空的,代表了全世界最高精度數據,但受限低傾角無法採集地球兩極數據,正在籌備的“澳科二號”將以橢圓軌道與之組成星座,完整覆蓋全球。
他續稱,目前“澳科二號”的方案、設計、科學目標都已準備完成,規劃已得到澳門特區政府批准,正等待特區政府與國家航天局簽署正式協議,就能從工程、科學、設計、數據等,開展衛星制造實質性工作。冀爭取在2028年發射,可望在2029年,澳門回歸30周年的時候,向國家匯報相關成果。

張可可受訪
出席開幕儀式的嘉賓還有: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高校處處長岑嘉儀,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代主席鍾怡,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副局長陳祖榮,歐洲航天局Swarm衛星任務主任Anja Strømme博士,丹麥技術大學國家空間研究所、地磁與地球空間系系主任Nils OIsen教授,澳門科技大學校監廖澤雲,澳門科技大學副校監、校長李行偉。參加此次聯合科學會議的有來自歐洲航天局(ESA)、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丹麥技術大學國家空間研究所、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丹麥技術大學、英國裏茲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地質調查局、英國科技設施委員會、捷克查理大學、希臘塞薩斯德謨克里特大學、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地球科學研究所、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挪威卑爾根大學、德國科隆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武漢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南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河北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全球37個科研機構的科學家,

“首届Swarm衛星與澳門科學一號衛星聯合科學會議”開幕儀式大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