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工作局舉辦"澳門手語詞彙庫"引介會
【本報訊】由社會工作局委託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設立的線上手語資料庫“澳門手語詞彙庫” https://macslbank.ias.gov.mo/tc/ 已正式上線,標誌着澳門手語本土化和標準化發展邁入新的里程碑。
特區政府積極履行《殘疾人權利公約》,致力創造學習手語的環境,向社會大眾宣傳聾人的語言特性,為聾人融入社會創造條件。現時,澳門約有6,350名聽障人士,手語是他們獲取資訊、平等參與社會的主要途徑。正如澳門口語可使用不同用詞表達同一意思(例如:爸爸、爹地、老豆),澳門手語也可使用不同的詞彙變體表達同一意思。
為推進澳門手語標準化建設,保育本土手語,促進社會共融,社會工作局委託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推行“澳門手語詞彙庫”發展計劃,並邀請了澳門聾人群體協助收集、分析及整合澳門手語語料。“澳門手語詞彙庫”現已設立並正式上線。使用者可按主題分類、起手手形或輸入文字等搜尋方式,查找澳門聾人常用手語詞彙及詞彙變體的視頻教學示範、不同詞彙變體在澳門各年齡層聾人群體中的使用情況等詳細資料。
隨著“澳門手語詞彙庫”的設立,將為澳門手語在教育、學習、溝通、傳譯、推廣等方面提供支援。社會工作局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團隊於早前舉行了引介會,分別向澳門聾人及聽障團體代表、手語翻譯員、學校代表、政府部門及公共事業機構介紹“澳門手語詞彙庫”及使用方法,並收集與會者的寶貴意見及建議,作為日後持續完善“澳門手語詞彙庫”的重要參考,致力建構一個“溝通無界、平等有愛”的共融社會,並為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