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逢週四出版,最新消息請瀏覽實時更新的「即時資訊
 
 
藝文薈澳公共藝術中日韓作品《時間塔》登場

銘刻東亞城市心神契合的文化情誼

2025年8月26日    即時資訊


《新美安社區共創和互助計劃》“早餐在晚上吃:晚晚食早餐舖”活動


【本報訊】“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帶來由主場展、公共藝術展、城市館、特展、本地策展計劃和多個平行展組成的6個板塊逾30場展覽,呈獻一場流轉都市、觸動心弦的美學旅程。其中,公共藝術作品《時間塔》近日已於澳門文化中心廣場登場,歡迎公眾前往觀賞。

公共藝術展覽主題“來來,往往”,以流動性為主軸,根據澳門的歷史、現時和日常空間,8位知名海內外藝術家的5件/組作品融入城市脈動,展開一系列社會美學的觀念實驗。其中,為紀念澳門榮膺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特邀中、日、韓三位知名藝術家聯袂創作《時間塔》,包括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管懷賓,其擅於創作裝置藝術及空間多媒體藝術;日本著名藝術家、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坂口寬敏,其作品跨足包括繪畫、景觀藝術等多種媒介;當代韓國重要且具影響力的藝術家金相年,其創作深受東方哲學影響,關注人與自然共生的議題。《時間塔》融合東方時空哲思與當代藝術語言,突破物理場域的局限,在澳門文化中心廣場構築一座兼具歷史厚度與未來張力的“心靈燈塔”,以光影流轉的詩意形式,激發觀眾與作品的知覺聯動,共構個體與集體記憶、生命與永恆的意義,並成為銘刻東亞城市之間心神契合的文化情誼的藝術地標

此外,澳大利亞藝術家何志森主導的《新美安社區共創和互助計劃》早前已於新美安大廈第二期登場,首3組/位藝術家“第一芬蘭松館”、王瑩及沈佳璐已分別於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期間入駐並完成創作。“第一芬蘭松館”根據駐留單位的戶型,製作了三種可以自由組合、調整及拆卸的傢俱,包括“日”字形置物架、客廳大茶几及座地射燈,以手作的方式與居民交流與互動;王瑩則邀請鄰居參與深度訪談,了解其人生故事與情感記憶,運用AI音樂工具創作了《無名者之歌》,歌曲呈現澳門平民生活,挖掘高密度居住空間所承載的複雜社會關係與集體記憶,形成一份具感染力的澳門平民生活的聲像檔案;而沈佳璐則以“早餐在晚上吃:晚晚食早餐舖”活動,探索新美安社區夜間工作者的早餐習慣,以夜間早餐體驗為媒介,連結生活節奏各異的居民群體,促進社區內外的交流與理解。另一位藝術家張曉將於830日至95日駐留,開展藝術創作活動。由於新美安大廈二期屬於私人住宅,以及活動開展時間不定,有興趣參觀的市民請到“何志森mapping工作坊”微信公眾號先行預約。有關預約步驟及駐留藝術家介紹,可瀏覽mp.weixin.qq.com/s/lBv3JPFAE5nNMONRonT1bQ

“藝文薈澳2025”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指導,文化局主辦,旅遊局、銀河娛樂集團、新濠博亞娛樂、美高梅、金沙中國有限公司、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澳門永利渡假村協辦。更多“藝文薈澳2025”資訊可留意活動專頁www.artmacao.moInstagram專頁“artmacao”、臉書專頁“IC Art藝文棧”及微信公眾號“澳門文化局IC”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5年 8月28日 第901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4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4,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