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於於10月6及7日假澳門美高梅「百寶箱」
舉行其潛心創作的《消失的藏經洞》音樂會
【本報訊】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全新“絲路”展覽啟幕之際,保利美高梅博物館特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國際知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於10月6及7日假澳門美高梅“百寶箱”舉行其潛心創作的《消失的藏經洞》音樂會。活動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是一次對千年文明的深情叩問和非凡重建,與“絲路”展覽形成深度呼應,共同構建絲路文化的多維展示空間。
共譜絲路文明華章:一場跨越千年的沉浸式對話
作為本次“絲路”大展的重要延伸,這場音樂會的珍貴與稀有,在於它並非“仿古”,而是一次基於深度研究的創造性復原與昇華,與“絲路”大展有很強的學術關聯。莫高窟壁畫中描繪的鳳首箜篌及五弦琵琶等數十件樂器,其形制、材質與演奏法早已失傳。《消失的藏經洞》音樂會讓樂器從壁畫中“走下來”。在舞台上,復原的古樂器將不再是靜態展品,而是真正奏響千年遺韻的主角。譚盾以展覽中的敦煌文化元素為創作源泉,將古樂復原與現代表達相結合,編織成一幅流動的敦煌畫卷。
親臨美高梅“百寶箱”的觀眾,將在這場融合歷史深度、藝術高度與匠心溫度的文化盛宴中,感受超越藝術表演的文明傳承力量。通過《消失的藏經洞》的古樂重構與“絲路”展覽的文物敘事,體會絲路精神在當代澳門的生動延續。音樂會門票定價為澳門幣380及480元,即日起於美高梅官網、大麥、 貓眼、携程及UUTix公開發售。
“絲路”展覽十月啟幕 追溯陸上絲綢之路的古與今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2周年之際,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將於2025年10月全新推出“絲路”展覽,以歐亞大陸絲綢之路沿線歷史遺珍為經緯,以東西方文明交流為脈絡,透過四大主題單元,匯聚逾200件珍貴展品,再現千年絲路文明交融的壯闊史詩。其中一大亮點聚焦敦煌文明,包括將展示常書鴻、常沙娜等幾代敦煌學者的作品,凸顯80餘年薪火相傳的敦煌藝術守護事業;亦會展出譚盾經多年研究所復原的古絲路樂器,與《消失的藏經洞》形成跨媒介的文化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