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語國家與會人員參觀展會
【本報訊】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博覽會(澳門)” (下稱:第二屆中葡國家經貿博覽會)與“第三十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和“澳門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展2025”以三展聯展的形式在澳門舉辦。9個葡語國家與會代表對是次參會深感滿意,巴西國務秘書FernandaGomes de Paula指出,進一步夯實及建立與澳門良好的合作關係,讓雙方的合作深度更上一層樓。
第一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博覽會(澳門)”首次於2023年10月舉辦,作為深化與葡語國家經貿往來合作的舉措,是“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成立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以“共創合作新動能共享發展新機遇”為主題,吸引約300家企業參展,當中約260家企業來自9個葡語國家,舉辦了多場與葡語國家相關活動,包括“葡萄牙蓬蒂迪利馬城市介紹及波爾圖北部旅遊環境推廣會”、“中葡中非雙平台、聯動共促國際合作交流會”、“第十三屆江蘇—澳門·葡語國家工商峰會”、“福建—澳門—葡語國家經貿合作交流會”、“葡語國家食品商機對接專場”,內容極具前瞻性及啟發性,為參展國家提供了促區域營商資訊互聯互通,連結中國與葡語國家的企業合作機會,促進了100多場商業配對。
2024年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在澳門舉辦,會議旨在深化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為提升中國澳門國際影響力和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帶來新機遇。會議期間通過的《經貿合作行動綱領(2024-2027年)》,明確了未來三年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合作、能力建設等七個重點領域的合作規劃 。“第二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博覽會(澳門)”著重在科技、跨境電商及農業、海洋經濟合作。期間舉辦了多個有針對性的論壇及交流會。
中國—葡語國家中小企業圓桌會於中葡博覽會舉辦
第二屆中葡國家經貿博覽會設“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形象展館”,展館內又專設“澳門中葡農業國際博覽會” 展區。值得關注的是本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形象展館” 有488家企業參展,其中來自9個葡語國家企業參展商達到324家,其餘內地大概101家。
據“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形象展館”工作人員介紹,是次展覽參展商以企業為主,展品以優勢產業為主,如農業、海洋經濟等。農業是葡語國家的命脈,非常重視農業發展,但限於他們國家農業技術及現代化農業機械欠缺,尤其無人機。但這些產業及技術既是中國企業“出海”之優勢,同時也是葡語國家希望合作的範疇。
葡語國家與會人員參觀澳門中國農業國際博覽會
巴西國務秘書Fernanda Gomes de Paula談參展三體會
巴西漁業和水產養殖部水產養殖國務秘書Fernanda Gomes de Paula在《國際海洋科技及人工智能產業論壇暨多方簽訂戰略合作諒解備忘儀式》上介紹該國漁業水產,尤其白蝦的經濟優勢,她希望夠籍澳門平台加強與中國內地水產貿易方面的合作。並與於內地企業成功簽署了合作協議。

巴西國務秘書Fernanda Gomes de Paula受訪
巴西與中國企業簽署合作協議
Fernanda Gomes de Paula坦言,參加本屆展會,得到意外的收穫,巴西代表團由兩家企業及部長顧問組成,其中一家企業代表巴西太平洋白蝦生產協會參加,原來重點推介巴西水產品,及農產品中的牛肉以及其他肉類。她坦言這是水產部首次來澳門參與這類活動,希望通過澳門平台和市場,開拓大灣區市場。然而通過一連四天的活動,讓她對三會平台有了新的認識。
Fernanda Gomes de Paula談到她參加三展的的三點感受,她坦言,首先在當前大環境下,受稅務影響,巴西的漁業,其他產品領域都在促使去尋找新市場的發展方向與出路。同時讓她了解到很多新信息,發現了不同新的合作可能性。如通過拜訪並參加中葡論壇舉辦相關活動後,認為很多範疇可以合作,如AI領域、無人機等多個具有科技含量高範產業及產品。她還特別指出,沒有想到澳門有低碳交易所,讓她聯想到巴西的漁業、水產業其實也可以往這個方面合作發展。
第二,通過參加澳門本地大學舉辦的水產與科技研討會,讓她了解到借助澳門平台,與不同大學合作,進而延伸到與其他葡語系國家的交流和發展。
第三,通過與科技水產相關企業交流,以及通過專題論壇及研討會,接觸到了中國內地的水產企業,比如一些做AI水產養殖系統的企業,不但增加了與內地合作發的可能性,更是拓展了與來自葡萄牙、莫桑比克等葡語系國家同行交流與合作的機遇。她坦言這是她在展會前完全沒預料到的成果。
她相信,是次參加第二屆中葡國家經貿博覽會,進一步夯實及建立與澳門良好的合作關係,相信這種關係定能讓雙方的合作深度地更上一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