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浩輝在立法會發表2026年施政報告
【本報訊】岑浩輝在2026年施政報告及在記者會上,就澳琴國際教育(大學)城、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及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是特區政府目前四大重點建設項目,闡明了明確計劃及安排,稱按部就班推進。
岑浩輝指出,澳琴國際教育(大學)城建設,按照“統一佈局、協調設計、開放共享”的原則,加緊進行規劃和建設。通過延伸辦學,擴大澳門高等院校的發展空間。第一期為辦學開展期,通過使用合作區已有設施,安排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澳門旅遊大學入駐,計劃於2026 年9 月起開展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教學活動,學生規模首年設定為1,200人。第二期為“澳門大學合作區校區”的建設期,第三期為澳門理工大學、澳門旅遊大學合作區校區的建設期。對於澳門大學合作區校區的建設期,他在記者會上表示,將於11月正式動工。
對於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的建設,岑浩輝指出,是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物質載體與空間,集文化展演、藝文交流、旅遊休閒與商業配套等於一體的文化新地標。2026 年將開展澳門國博文化館的建築概念設計工作,同時爭取國家文旅部給予支持和指導。岑浩輝在記者會上表示,特區政府正就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的建設聽取社會意見,工作正按部就班推進。按目前規劃,預計明年可以進行概念設計招標工作。政府期望透過該項目提升澳門的多元文化與國際化,打造中西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並藉此吸引更多旅客訪澳,促進澳門整體經濟發展。
對於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建設,岑浩輝指出要加快推進,確保擴建工程施工進度與質量。重點推進橫琴前置貨站主體工程建設,構建澳門國際機場與橫琴貨站的高效聯運體系,增強澳門在國際航空物流網絡中的競爭力。他在記者上表示,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項目上月已於橫琴動工,預計於2027年建成,並將配合《民航活動法》的修改,拓展珠江西岸的貨運航線。
有序推進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建設。做好產業園發展規劃,包括開展園區需求、產業定位、功能佈局、發展模式等前期諮詢和研究,加快後續預算編列及工程招標工作,開展項目管理公司聘請及設計連建造招標。同步積極進行招商引資。爭取中央部委對產業園的支持和指導。在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落成運作前,設立澳門國際科技產業中心,善用現有資源提供空間載體,吸引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數字科技等領域的科技企業項目進駐及發展。岑浩輝在記者會上表示,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目前處於研究規劃階段,特區政府將按“企業需求、市場需求主導”的原則,根據企業提出的需求,打造吸引國際前沿創新主體的承載空間,優先引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數字科技及航天科技四大領域業務活動。科技園將聚焦研發高端環節,充分發揮本地科研特點與“一國兩制”制度優勢,與橫琴形成“澳門研發+橫琴轉化”的協同模式,錯位發展,避免重複建設。同時,憑藉澳門對接葡語國家及國際網絡的獨特優勢,打造差異化科創節點,融入大灣區國際科創走廊。特區政府近日將就科技園的初步方案聽取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