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逢週四出版,最新消息請瀏覽實時更新的「即時資訊
 
 
澳門傳媒年會2021“披露與保護——訊息傳播表達的精準與量度”

2021年12月4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由澳門青年傳媒協會主辦的“澳門傳媒年會2021”今日下午3時至5時半假永利澳門宴會廳舉行,活動主題為“披露與保護——訊息傳播表達的精準與量度”,邀請八位傳媒工作者、學者、社工及法律工作者就思考取材和報導的著力點以及確保新聞自由與人權保障的權衡等方面作出探討。

澳門青年傳媒協會會長張燕青致辭時表示,本會已連續第四年舉辦澳門傳媒年會,留意到近年社會氣氛低迷,時常有罪案、自殺或家庭問題的新聞消息,澳門社會上有不同形式的社會案件報導。在報導該類案件時,應避免造成受害者二次傷害。基於此,今年年會的主題為“披露與保護——訊息傳播表達的精準與量度”。

活動以研討會形式進行,由澳門日報助理總編輯陳文戈、澳廣視中文電視新聞科經理劉婧、香港無線電視記者黃慧芝、力報記者劉凱輝、澳傳媒活動及項目總監萬淑華、澳門理工學院前副教授蘇文欣、澳門婦聯心理治療中心主任劉振峰以及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會長黃景禧擔任分享嘉賓,永利澳門及永利皇宮社區及政府關係助理副總裁李勁源為列席嘉賓。活動獲永利澳門有限公司贊助。

會上,陳文戈表示,負面新聞較易吸引眼球,媒體有責任保護受害者,但是否不報導就是最好,他不認同,通過報導可讓公眾知道社會的情況。該報近年已把自殺新聞報導從頭版到轉到內頁報導,盡量把詳細資料模糊化,保護死者及家人。劉婧引述有教育界曾指出,自殺新聞報導除了會對被害人及家人造成二次傷害,亦會對加害者及家人造成傷害及壓力。該公司的新聞編輯手冊有明確指出“公眾利益凌駕於公眾興趣”,同時“要身同感受”等。

    黃慧芝指以往香港媒體由於競爭激烈,偏好報導自殺案件細節以吸引讀者,以致自殺率不斷上升,後來政府會見傳媒要求減少同類型事件重點報導,自殺率始下降。該公司亦有守則指不能因滿足公眾而作誇張的報導。劉凱輝則以近年網騙增加為例,市民對新聞內容可能盲目,傳媒或會思考吸睛的標題,他認為值得反思,但他提到,若新聞消息找不到報導的“痛點”,未必能提醒到他人。萬淑華認為新聞報導一定要準確,她以近日“周案”為例,雖然內地批捕案已公開當事人全名,但本澳警方只報導“周姓商人”,故基於報導事實的原則,該公司只整理事件前因後果,交由讀者分析。

    蘇文欣認為,傳媒報導可考慮從義務論作思考,在採訪時考慮被報導人、受害人或其家屬的自由、自主,在報導時能更將心比己。黃景禧則稱,警方最初公佈犯罪案情時當時人只是嫌疑人,但媒體的公開報導容易對當時人造成影響,他建議媒體應作跟蹤報導,比如之後法院判決是否已還當時人一個清白。劉振峰以多個負面新聞報導為例,認為詳盡的內容及圖片容易引起公眾不安,建議報導不應詳細描述自殺的方法,並建議在報導時應提供相關的求助資訊、報導自殺可能的前兆及提供解決問題的其他途徑等。

    澳門青年傳媒協會理事長陳嘉俊期望以本次年會增強本澳媒體對訊息傳播的精準與量度的關注度,反思媒體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多從不同專業領域中學習,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3年 9月28日 第802期 共8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