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三年疫情,本澳為了把握疫情首波高峰過後的消費潮,春節期間可謂盛事活動一籮籮,傳統與創新元素並存,讓久別重臨的旅客感受本澳濃厚且別具一格的節日氛圍。政府且連同商界在支付平台推出多重消費優惠活動,與節日形成聯動效應,務求吸引旅客在澳盡情消費,振興經濟。
但必須看到,爭搶內地客的,不只澳門與香港,東南亞等周邊地區為爭取內地客各出奇謀,送船票機票、補貼住酒店等,手法應有盡有。過往內地遊客喜愛來澳,除了賭、美食,還可購物消費,如藥品、化妝品、奢侈品等,不過,在網購時代,澳門的購物優勢已有所下滑,因此澳門在後疫情時代吸引內地遊客、刺激市道,需要有新思維、新模式,增強旅遊吸引力。
其實,澳門美食天堂的聲譽即便在疫情時期亦是長盛不衰,經內地網紅或小紅書推介的不少街頭小食,吸引大批旅客蜂擁而來,大排長龍。亦有不少新店湧進深巷內街,各具特色,吸引居民旅客探店消費。如近年關前街的人氣持續增加,成為眾人探店之地。但當消費者有目標性入區後,如何帶動同區商戶齊齊受惠,甚至令消費者多回頭、常留駐,卻是多年的難題。澳門不過三十多平方公里,許多居民的生活及消費範圍往往限於熟悉的社區,反而旅客比居民更熱衷尋幽探秘。若能鼓勵社區商戶跨業舉行主題活動,留客在區擴大消費,事半功倍。長遠來說,將為延長旅客在社區消費的試水溫。
此外,本澳米芝蓮餐廳眾多,以及各國地道美食、美酒嘉年華雲集,是饕客的好地方。讓內地客全面刷新對澳門活力、魅力的新認知,不僅可再度激發內地客探索澳門的激情,更可以吸引內地更多過夜客、高消費客來澳旅遊,有利於澳門的經濟復甦,特區政府應廣邀內地、世界媒體到澳門採訪、推介等,講好澳門活力新故事,讓更多海內外遊客來澳感受“蓮花寶地”的迷人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