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專家解讀:

澳門“一國兩制”爲什麽實踐得好

2015年4月2日    即時資訊

澳門《基本法》頒布22周年之際,澳門舉辦“開拓‘一國兩制’實踐新征程”學術研討會,大陸與港澳臺四地的專家學者齊聚討論這一主題。“一國兩制”構想最先爲臺灣問題提出,先應用在香港,又應用于澳門,但港澳兩地的實踐情况又不盡相同,各有特色。

“一國兩制”在澳門爲什麽實踐得好?

綜合與會的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副理事長李沛霖、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羅偉健、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主任冷鐵勛的觀點,他們認爲:

第一,澳門對《基本法》的權威地位維護得力,特區的法律制度均按照《基本法》行事。

第二,澳門是社團社會,協商氛圍突出,大家本著和氣生財的原則,就事論事,不把具體問題政治化。

第三,澳門回歸以來經濟發展較快,民生發展較好。

第四,澳門在教育上投入大量資源,本著愛國愛澳精神辦校,國家民族認同較好。

第五,澳門面積小,人口少,人比較團結,歷史上一直和中央保持密切聯繫。

李沛霖:國家認同成敗,教育是根本

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李沛霖是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副理事長,在澳門從事教育工作48年。他表示,港澳兩地實踐“一國兩制”有差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1967年後,港英政府在教育上投入大量資源辦英文學校,挂五星紅旗的學校全港只有六七所,且港英政府用盡辦法不提供資金,使其辦學困難。教科書中,港英政府有意割裂了1840年以後的中國歷史,學生不知道侵略者的行爲,反而過分感激英國給香港帶來的繁榮,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是如此,因此幾代人國家民族觀念淡薄。

反觀澳門,葡澳政府從來不肯出錢辦教育,澳門本地的教育一直是華人出錢集體辦學。澳門適齡兒童93%都在私立學校讀書,回歸之後這種情况也沒有改變,且回歸之前,大多數學校都是挂五星紅旗。

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的前身,在回歸前就將普及《基本法》深入課堂,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回歸以後,愛國愛澳教育一直不斷,因此青年對國家和澳門都有正確的認識。

羅偉健:澳門對基本法理解全面準確

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羅偉健認爲,回歸前,港澳的情况的確存在差异。香港歷史比較複雜,澳門則從上世紀70年代就和中央政府保持比較密切的聯繫。回歸以前的基礎與現在的情况存在一定因果關係。

回歸後,對《基本法》的認識程度,澳門社會比香港社會情况要好。這包括《基本法》的普及和推廣。如果不能全面正確地理解《基本法》、認識《基本法》,對國家的認可,對個人身份的認同就容易出現混亂,和中央的關係無法融洽,就容易出問題。澳門在貫徹《基本法》上一貫堅定,情况較好。

當然,這和回歸以後,澳門搭乘祖國經濟發展的便車,社會民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人民生活安居樂業也有關係。過去葡萄牙政府沒有搞好,現在回歸了情况有很大改善,老百姓能直觀認識“一國兩制”的好處。

冷鐵勛:協商氣氛突出,不政治化

冷鐵勛認爲,澳門“一國兩制”實踐得比較好,與《基本法》推廣得好、《基本法》權威得到充分維護有很大的關係。

澳門的社會基礎是社團,協商氛圍突出,大家信奉和氣生財的原則。就事論事,不會政治化,有什麽問題解决什麽問題,有商有量。澳門地方小,人口少,大家比較團結也是原因之一。

(來源:人民網)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