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新青協辦討論會倡重視志願服務

2015年6月16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日前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舉辦了一場以“關於國際志工的思考--離家,是為了要回家”為主題的“青年有計傾”討論會,會上新青協理事夏子榮擔任主持,並邀請了本澳資深志工、新青協志願服務委員會主任林嘉誠擔任嘉賓,分享其參與志願服務的經驗與想法。活動吸引了二十多名志願工作者及對志願服務有興趣的人士參加,一同探討本地志工與國際志工的異同及看法。

近年本澳志願服務漸趨流行,除了本地籌款、義賣、探訪等活動外,更有不少市民助養兒童,到訪國內偏遠貧困地區,甚至遠道到印尼、斯里蘭卡等地進行志工服務,成為「國際志工」。新青協理事夏子榮表示,不少人最初參與志願服務是抱著嘗鮮、好玩的心態,認為能夠幫助別人,又讓自己增廣見聞,讓當志工,尤其是能夠見識另一國度與文化的國際志工,披上一層光環。同時社會上亦有聲音質疑志工的工作內容與目標不符,或會借助人之名行利己之實。夏子榮認為,本澳應正確且廣泛推廣志願服務的理念,讓志工和對志工有興趣或誤解的人能了解志工的工作,並秉承其正面的意義去參與志願服務,再者志願服務無分大小遠近,都值得人們去參與,了解其帶給別人和自己的價值及幫助。

有經常探訪獨居老人的志工分享,擔任志工去服務他人並不代表自身條件比對方好,笑言其經常探望的老人經濟條件比自己的優越得多,對方需要的只是簡單的陪伴和聊天,更認為在溝通過程中自己從對方身上學到不少人生道理,真正獲益良多的是自己。參與志願服務超過十年的林嘉誠認為,雖然志工的角色是幫助別人,但志工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能夠收穫許多寶貴的體會,抱著讓別人變得更好的理念,反倒讓自己也變得更好。助人自助本是自然,並不構成對立,同時林嘉誠認為,志工及籌劃志願服務的團體要思考以何方式進行服務,才能真正幫助被服務的對象,避免造成對方額外的負擔,更切忌讓志願服務淪為一場“表演”。

新青協理事夏子榮認為,隨著社會投入志願服務的資源增加,服務類型變得多樣,志工的人數亦不斷上升,但同時也帶來濫用或浪費社會資源的疑慮,建議社會各界多關注及參與志願工作,了解志工及服務對象的關係與互動,思考如何讓有需要的人真正得到幫助,也讓參與志願服務的志工有更深刻的體會,同時能將其體會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回饋社會,達至三贏。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