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目前,特區政府推出新城區總體規劃第三階段諮詢工作,進行為期60天的公眾諮詢。根據新城規劃方案,規劃的總用地面積有350公頃,計劃提供的住宅單位有5.4萬個,規劃人口容量共16.2萬。其中,新城A區總體規劃方案建設目標為“建設以公屋為主,完善民生配套、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城市濱海新門戶地區”,規劃人口容量9.6萬人,住宅單位3.2萬個。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交通事務關注組召集人鄭嘉豪表示,在第二階段諮詢期中,交通議題的意見量位列首位,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期望新城規劃第三階段諮詢能體現出合理、科學且完善的交通規劃和配套,讓未來的新城的交通情況可以良性有序。
合理科學規劃交通 強化新舊城區聯繫
鄭嘉豪指出,新城A區位於澳門半島以東,毗鄰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成為澳門連接對外的新“大門”,日後過境人流將經此匯聚,交通需求不言而喻。由於A區規劃人口較為集中,亦有連接過境關口的功能,合理科學的交通規劃十分重要,目前規劃方案中以公交優先、輕軌系統、慢行系統為主,並建設澳氹第四條跨海通道連接澳氹城區,形成新城A區的綜合交通佈局。然而,在新城A區正式建設及運作後,目前未能預料的交通需求和壓力有可能進一步加大。鄭嘉豪強調,新城區是目前澳門城區的延伸,如何保持兩者的良性聯繫將是新城交通規劃的重中之重。若新城A區作為主要居住的功能,其特點在於居民早晚上下班、上學放學等交通需求極大,連接不同城區之間的交通系統則顯得極其重要,其中各城區的綜合交通樞紐系統佈局的設置更需合理科學化。
堅持公交優先 發展綠色步行系統
鄭嘉豪認為社會普遍認同的“公交優先、限制私車”政策,在新城區更應把握“後發優勢”,吸收過往的經驗,利用有大批量運載乘客特點的軌道交通系統,接駁公交巴士網絡,成為新城區交通的主要交通模式,才能更有效滿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另外,他指出新城A區內的宜居水平和綠色環境,需依賴於私人機動車使用的減少,以及提高居民綠色出行的習慣,故此慢行系統的便利性和合理佈局亦顯得相對重要。
智能交通佈局 提高交通系統效率
智能化城市目前在國內外已是發展的大趨勢,鄭嘉豪認為新城區應“因地制宜”,吸取外地智慧城市的經驗,制訂智能交通的戰略與發展方案,在現有綜合交通佈局上,應考慮透過引入智能交通技術,以提高交通系統的效率,例如使用綜合交通信息平台,以實時對外發佈出行信息,引導道路使用者選擇出行方式;使用道路流量監控和調控系統,按照交通流量進行實時調控;考慮引入電子道路徵費系統,將停泊車及收費系統智能化等。冀透過合理利用智能交通技術,解決道路的擁堵問題及提高駕駛者的便利。
鄭嘉豪指出,本澳現有城區道路的使用已不堪負荷,交通需求嚴峻,因此是次新城區的交通規劃尤為重要,建議政府在新城規劃中科學評估本澳道路系統的佈局,強化新城和現有城區的交通聯繫及合理構建綠色出行系統,理應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合力解決交通的問題,以利於澳門整體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