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及澳門科學館主辦,澳門電腦學會及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承辦,北京教育網路和資訊中心作技術支援之第七屆“北京-澳門中學生科技交流活動”近日在北京圓滿結束,其中現場報告及演示已於7月28日下午假北京市東方德才學校舉行。
為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創造力和科學認知,促進京澳兩地學生交流,2014/2015學年北京-澳門中學生科技合作交流活動以“新絲綢之路,新高鐵發展”為主題。是次活動吸引了澳門及北京兩地共70位師生參與,籌備及學生研究工作歷時約10個月。主辦單位分別在京澳兩地邀請了五間在電腦應用及網頁設計方面有出色表現的學校,並以抽籤配對方式組成五支京澳聯隊。各聯隊先透過訪問相關單位的專家及學者,搜集大量有關“一帶一路”政策的資訊,再合力製作一個科普網頁向公眾展示研究結果,並宣揚新絲綢新高鐵的發展對中國與鄰近國的交流合作及拓展經濟命脈的重要訊息。
第七屆“北京-澳門中學生科技交流活動”得獎名單如下:
學校/聯隊
|
科普網頁主題
|
獎項
|
北京市京源學校、
澳門東南學校
|
貫穿旅遊新天地
|
最佳探究過程獎
|
北京房山區實驗中學、
澳門濠江中學
|
泛亞築橋樑 攜手創新機
|
最佳網頁製作奬
團隊合作精神獎
|
北京市東方德才學校、
澳門同善堂中學
|
高鐵與物流的發展
|
最佳知識演示奬
|
北京第九中學、澳門培正中學
|
聯通
|
最具吸引力獎
|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附屬中學、澳門教業中學
|
中國高鐵的發展及戰略意義
|
最具科學表達力奬
|
每支京澳聯隊的代表在演示及答辯環節中依次向評審及現場觀眾展示過去半年努力的成果,包括介紹其網頁的內容、設計、研究過程並接受評審提問。是次活動邀得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郭紅鋒、化工出版社閱讀名品主任石宇、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影視資源部主任付明霞、中央電化教育館電話教育研究雜誌編審趙興龍、北京教育網路和資訊中心教學培訓部主任覃祖軍擔任北京區評審。評審們根據成果網頁的資料搜集過程、網頁設計、內容的準確性以及聯隊的現場表現為作品評分。
活動頒獎禮於7月30日舉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吉曉喆勉勵學生努力學習,並期望通過活動,促進澳門與北京師生的交流,擴闊視野,激發對學習科學的興趣。
除了現場演示外,澳門學生在北京學生的陪同下,攀登了長城、參觀了故宮博物院及人民大會堂;探究古蹟,認識中國文化。兩地學生亦建立了深厚友誼,加強兩地青少年的互動及文化交流。
所有參賽作品現已上載到澳門科學館http://www.msc.org.mo/beijingmacauactivity/ 及北京遠程教育專業委員會之網站內http://bjycjy.bjedu.gov.cn/bjam2015.htm,歡迎公眾瀏覽及分享京澳師生們的科研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