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民署代表出席粵港澳中華白海豚保育工作交流會

2015年8月13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為加強粵港澳三地中華白海豚保育工作的交流與合作,分享保育成果和經驗,民署派員於八月六日出席在珠海舉辦之“2014-2015粵港澳中華白海豚保育工作交流會”,以利於相關科研保育和科普教育的推展。

會議由廣東省海洋漁業局主辦,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廣東省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承辦。同時,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香港大學、澳門民政總署,以及中山大學、汕頭大學、中國水產科學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汕頭市海洋與漁業局、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等行政機關及科研單位,共三十餘位鯨豚保育專家出席。

為瞭解港珠澳大橋施工地盤對保育中華白海豚所實施的措施及成效,於會議當日上午,成員特別前往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地考察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的施工地盤。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安全環保部主管介紹,大橋整體施工過程中並未發現任何工程船隻碰撞中華白海豚之事故,同時錄得地盤周邊之中華白海豚的數量,亦維持在平穩水平,顯示施工期間的配套保育措施有效發揮作用。

交流會上,民署管理委員會委員梁冠峰提出了同步監測的建議,並由民署技術人員簡介了澳門二零一四至二零一五年期間實施之中華白海豚保育工作,包括“澳門周邊水域中華白海豚調查”研究現況、宣教成果和鯨豚擱淺個案分享;其他單位亦相繼報告當地的現況及教育推廣等項目。根據各大學研究成果顯示,整個珠江口河之中華白海豚仍持續受到海水污染、繁忙的海上交通、食物源減少,以及棲息地環境惡化等威脅,保育工作刻不容緩。

澳門地處珠江口西岸,不時發現中華白海豚蹤影,但活動區域分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澳門機場東部、竹灣海灘至黑沙海灘對外之南部水域,友誼大橋以東水域亦偶有出現。由於機場跑道周邊的海洋匯流明顯,易引魚群聚集,加上此海域受機場安全和行政邊界管制,人類活動干擾較少,相當有利於海豚進行捕食。澳門是珠江口內伶仃中華白海豚種群與江門對外海域中華白海豚種群之交匯地方,是保育中華白海豚十分重要之場所,民署將繼續觀察澳門周邊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及籌辦各項保育的宣教工作,並加強與粵港單位合作溝通,為保育中華白海豚出一分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