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年七月份,本澳賭收已連續十四個月按年遞減。今年前七個月本澳賭收總額為一百四十點三億澳門元,較去年前七個月賭收總額二百二十一點五億澳門元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六點七。也就是說,以今年前七個月的情況來看,本澳賭收已按年減少逾三分之一。而在本澳賭收明顯減少的同時,本澳賭台總數卻仍在增加,去年年底時本澳賭台總數為五千七百一十一張,今年六月底本澳賭台總數為五千八百一十四張,即今年上半年本澳賭台總數又增加了一百零三張。雖然這種賭台增加並未違反特區政府所制定的“從二零一三年開始十年內每年賭檯增加數不得超過原有總數的百分之三”的規定,但特區政府是在本澳賭收快速增長的二零一一年制定的“從二零一三年開始十年內每年賭檯增加數不得超過原有總數的百分之三”的規定,而現在本澳賭收已持續明顯下降,在這種賭收持續明顯下降的同時,賭台數量依然增加,就顯得有些不合理了。
站在目前本澳六家博企的角度來看,即使現階段賭業收入和利潤明顯下降,在短期內而言積極申請增加賭台依然是一種對自己有利的選擇。這是因為這六家博企都是香港證卷市場上的上市公司,增加賭台數量能夠影響股民對該公司未來收益的預期,從而影響該公司在股票市場上的市值。另外目前特區政府正在進行博彩中期檢討,而且再過幾年,特區政府就要決定二零二零年和二零二二年之後的賭牌發放,博企能夠擁有較多賭台,可以提升自身規模,提高自身與特區政府進行“討價還價”的能力,有利於自己在幾年後澳門的“賭牌發放”中獲得賭牌。所以雖然目前增加賭台會提升自己的經營成本、降低自己的盈利,但本澳博企依然會爭取增加賭台。
但相對過多的賭台數量對本澳而言卻存在著一些隱患。首先,增加賭台需要配備相應的荷官數量,這會增加本澳人力資源緊張狀況。其次,相對過多的賭台也會佔用過多的使用面積,這對“寸土寸金”的澳門而言無疑會加劇土地的稀缺狀況,推升本澳的土地和房屋價格。第三,持續下跌的賭收狀況難以長期支撐較多的賭台,一旦博企對維持較多賭台感到“力不從心”而被迫減少賭台使得較多的博彩業從業人員流出博彩業時,就會給本澳社會的就業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另外這種賭台增加也會造成一些假像,誤導特區政府的判斷和決策。例如在上月三十日由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室發佈的《澳門人口政策研究報告》中,就有“近些年本澳的居民勞動力供應未能滿足本澳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勞動力總需求與本澳居民勞動力總供給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隨著今後多個大型旅遊休閒項目的陸續投入使用和本澳產業適度多元的逐漸顯現,估計未來本澳對勞動力需求仍會繼續增加,本澳的勞動力供需差額仍將擴大”,這一結論就可能是未能充分考慮或分析賭業持續下跌時賭台增加對本澳勞動力的虛假吸納。
毋庸諱言,博彩業畢竟不是一個高素質、高技術含量的產業,從業人員一般不會因為在博彩業內所受到的職業訓練就能很快勝任其他行業裡的工作,反而更可能會因為博彩業裡的高薪和低技術含量的工作而使得這些曾經的博彩業從業人員成為其他行業裡的“眼高手低”的人:他們既看不起其他行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和福利,又無法勝任其他行業裡的工作。現在隨著本澳賭收的持續下降,已有一些賭業從業人員被迫從賭業流出,有媒體就報導,這些已習慣在賭業工作的僱員,要轉向非博彩如酒店等工作,“半途出家”憂慮晉升前景和薪酬,故推動過程緩慢。
此次本澳賭收下跌會持續下跌多久,在目前可能很難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但相對把握更大的結論是,本澳賭業可能很難再能有前些年的持續多年的逾百分之十的增長速度。在本澳賭收快速增長的時期,特區政府都知道要限制賭業吸納過多的資源,要制定出“從二零一三年開始十年內每年賭檯增加數不得超過原有總數的百分之三”的規定。而現在本澳賭收已連續多月按年遞減,在這種情況下,特區政府可能就要考慮要求博企按比例較少賭台,讓勞動力等資源能以較為緩慢的方式流出博彩業,以防止今後博彩業快速收縮,給本澳社會造成較大衝擊。
‧王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