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鉛水風波”揭發逾月,受發酵效應波及,本澳坊間難免心慌慌。雖然政府此前對近年新公屋進行水質取樣化驗,並宣佈檢驗結果均符合世衛標準。但是如果確保全澳的供水安全仍是一個問題。新一期民眾講壇就“如何保障供水安全”展開探討。出席的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朱偉文表示,本澳公共水管都使用較優質材料,包括球墨鑄鐵管和鋼管等,不會影響食水衛生,耐用性至少 50年。
由民眾建澳聯盟主辦、時事新聞報協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民眾講壇第八期昨日下午假該會綜合服務中心舉行。與會者集中針對如何保障供水安全展開探討。朱偉文強調,水公司聯同民署每天均在全澳 90個監測點,抽樣抽檢水質,有害物質含量遠低於世衛與歐盟標準上限,居民大可放心。
海事及稅務局水資源管理規劃廳規劃發展處處長陳浩和表示,根據本澳的供排水規章,對於全澳供水民政總署會有常規的檢測,檢測結果亦符合標準。不過,他認為現時需要改進的是樓宇內部供水系統的檢測問題。
陳浩和稱,由於樓宇內部的水泵、水道等是屬於相關的物業管理公司的責任,他們有需要和必要做好整個樓宇內部水道的更新和保養。假如水箱的清潔程度不足夠,就有好大機會令到內部的水質產生不好的影響。
公共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表示,現時在法律上,政府監管水質不包括私人大廈,對於大廈的二次供水質量,要由住戶自行負責和解決,他相信政府不能完全確保本澳各家各戶用水安全,而市民亦不一定懂得維護方法,他建議政府制定相關指引和水質標準,供市民參考應用。
民眾建澳聯盟副理事長歐陽廣球則表示,一些大廈住戶反應常常出現咖啡色水,在檢查的時候發現水道里面還有一些脏東西。但是由於政府現在沒有一個強制驗水的計畫出來,導致一些管理公司不會定期公佈水質的檢測結果,因而居民就算是喝到不乾淨的水,也沒辦法知道。他建議當局可在樓宇維修資助計畫里面增設一個“驗水計畫”,提供方法和平臺讓業主會能夠檢測。
有意見亦認為,由於食水安全涉及千家萬戶,政府不能自設界線,畫圈“自保”,而是應擔當起全面的責任意識,對全體市民的食水安全作出系統性的可靠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