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是本澳供水服務踏入現代化發展的八十周年紀念。藉此,大水塘水廠三期於9月8日正式投入運作,標誌著大水塘水廠所有的擴建工程經已完成,足夠應付本澳未來五年的需水量。
因應人口和旅客量增加,今年 1—7月的用水量已比去年同期增加 3%,新水廠啟用迫在眉睫。大水塘水廠三期工程由2014年開始籌劃,耗資1.2億澳門幣,是澳門自來水在2011至 2020年間近七億的基建投資項目之一。在建造期間,工程人員克服了很多困難,在中法水務和法國蘇伊士集團的支持與配合下,進行了十二次停產施工,非但供水無受影響,更達到施工零事故的目標。歷經近兩年時間,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在今年年中順利完成。自來水執行董事關小冰稱,大水塘水廠目前生產能力每天 6萬立方米,全澳產水能力合共 39萬立方米,將可滿足未來 5年全澳的用水需求。
另外,路環石排灣水廠的籌建、設計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海事及水務局長黃穗文表示,政府配合路氹城的供水需要,已開展分析研究工作。她稱,石排灣水廠投資額較大,補償和建造方案複雜,政府要考慮如何監管。關小冰則表示,石排灣水廠位於石排灣水塘內,面積約數萬平方呎,預計每天可供水 20萬立方米,將分2期、各可生產自來水10萬立方米,首期工程計劃將於 2019年完成。
大水塘水廠第3期啟動儀式於9月8日上午10時在舉行。澳門特別行政區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寇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陽、澳門特別行政區海事及水務局局長兼駐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代表黃穗文以及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關小冰等嘉賓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