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民政總署、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合辦之“時見美人──關蕙農家屬捐贈月份牌原作展”,展出藝博館新入藏之月份牌共四十幅,均為“月份牌王”關蕙農原作手稿,極為珍貴。該展今天(17/9)下午六時三十分於藝博館零層展廳舉行作品欣賞會,由民署管理委員會委員梁冠峰向關氏家屬代表關秉渲頒發捐贈證書。
流行於二十世紀初的月份牌,是結合商業與藝術的一種獨特的時代產物,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生活風尚、衣著服飾及審美取向等方面,具有甚高的藝術欣賞與研究價值。近年海內外所舉辦月份牌畫展,作品都是清末或民國期間的印刷品,而關氏家屬捐贈予藝博館的作品均為原作,都是藝術品收藏者爭奪的寵兒,更為稀罕;部分原稿更有藝術家繪製月份牌時所留下的種種痕跡,觀者可憑此推敲月份牌製作時的各項工序。
關蕙農(1878 - 1956),曾祖關作霖(林呱)為十九世紀廣州著名外銷畫家;故此,關蕙農自幼接觸家傳西洋畫技,深諳明暗、透視等畫理。關氏年稍長隨嶺南畫派大師居廉學習國畫,融匯中西繪畫技法,並應用在月份牌的創作中。關蕙農創作的月份牌構圖豐滿,畫中人物生動逼真、嫵媚秀美,深受大眾歡迎;其繪製的廣生行“雙妹嘜”月份牌及國民製煉漆油有限公司的“孝道”系列月份牌更在當年引起搶購熱潮,風行一時。
梁冠峰表示,藝博館自去年舉辦了“商業美人──關蕙農月份牌畫展”後,得到關氏後人的認同與支持,向該館捐贈逾五十幅關氏原作真跡,大大充實了藝博館的收藏。“時見美人”展出之份牌原稿所呈現的筆觸、線條及設色技巧,都是經印刷後而成的月份牌所無法完整體現的。
具有廣告功能的月份牌,內容大多呈現當時人們對將來生活的美好想像。為此,藝博館特別推出“時光慢郵"明信片代寄服務;凡購買藝博館出品明信片之觀眾,可指定明信片寄件之年份及月份,並投入位於零層展廳的特設郵筒,由藝博館按時代寄,藉此讓觀眾寄語未來。
“時見美人”展期至本年十一月八日。藝博館位於新口岸冼星海大馬路,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下午六時三十分後停止入場),逢周一休館,零層展廳免費開放。查詢:www.MAM.gov.mo / 8791 9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