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增進兩岸四地文化藝術領域交流與合作,推動當代中華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發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澳門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七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於本月1日至2日在澳門科學館舉辦。本屆論壇以“造型藝術與中華美學精神的育成”為主題,邀請到來自兩岸四地約100名藝術家、專家學者、評論家及文化管理者等參與。論壇結合兩岸四地文化交流與發展現狀,以美術、書法、攝影等造型藝術門類為主,圍繞論壇主題,為當代中華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發展建言獻策。
本屆論壇主要活動包括開幕式、大會演講、分論壇、水彩畫專題講座、圓桌對話及閉幕式等。論壇開幕式於1日上午舉行,中國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左中一,中聯辦副主任孫達,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王英偉,中聯辦台灣事務部部長徐莽,台灣美術院副院長、台灣示範大學美術系所名譽教授江明賢,國務院港澳辦交流司副司長吳煒,國務院台辦交流局副局長李京文,香港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朱挺及台灣中國文藝協會理事長王吉隆等嘉賓出席開幕式。
吳志良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今年基金會與中國文聯簽署了合作協議,將開展一系列文化藝術項目,包括共同組織舉辦澳門與內地文藝家參加大型展覽、論壇,組織開展澳門中青年藝術人才定向培訓,通過文聯推介支持澳門名家名作,並為澳門畫家在內地舉辦展覽等措施,相信澳門文藝將獲得更多關注,澳門文藝亦將在中華文化發展中扮演一個更積極、重要的角色。
在開幕式後進行的大會演講中,主辦機構邀請到6名來自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分別從畫畫、攝影及美術等角度,就中華文化藝術的現狀及發展進行講演。澳門書畫研究院院長孫蔣濤表示,澳門在水彩畫方面發展較好,領先於中國內地、台灣等地,他指出,從中國畫傳統造型角度來看,目前兩岸四地有不少藝術家丟掉傳統,尋求創新,但他認為,創新的基礎在於傳統的根基,他希望藝術家們在作畫時要找回傳統中國畫的氣韻及造型。而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傳席指出,西方著名畫家畢加索、莫奈、梵高等人的部分畫作均是學習中國畫而來,他認為,中國的畫作對西方藝術發展進程起到一定影響作用。
澳藝術結合商業發展前景較大
另外,澳門美術協會副會長陸曦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澳藝術團體與商業結合的發展模式已開始起步,他預料未來在多個大型酒店及企業在澳門落成後,相信藝術與商業結合的發展前景較大。他指出,澳門社會環境和諧,是藝術家們靜心創作的好地方,而本地年輕藝術家亦可透過外來展覽,觀摩各地藝術家作品以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及質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