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勳章
金蓮花榮譽勳章
陳麗敏,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至第三屆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在任期間亦獲行政長官委任為行政會委員。任內全力配合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監督特區政府行政及法務領域各部門執行工作,積極推動公共行政改革及完善法制建設,提升公共部門的服務素質。
譚伯源,曾任全國人大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十、十一及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至第三屆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任內全力配合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監督特區政府經濟財政領域各部門執行工作,致力推動特區多元經濟發展,建構澳門成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
張國華,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至第三屆政府保安司司長,任內全力配合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監督特區政府保安領域各部門執行工作,致力強化警力、嚴格執法、預防及打擊犯罪,確保特區社會安全、維護公共秩序。
白英偉,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至第三屆政府警察總局局長,在任期間,有效協調、領導、指揮及監督其屬下治安警察局及司法警察局執行行動,統籌及強化聯動能力,致力確保特區社會安全。
銀蓮花榮譽勳章
黎鴻昇,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獲得神學學士學位後,一直參與澳門教區的各項事務,包括教育、教會及教堂的行政管理工作等。2000年2月奉委為主教座堂主任司鐸,2001年1月奉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委任為澳門教區助理主教,2003年6月接任澳門教區主教,熱心服務澳門民衆,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冼為鏗,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第一任主席,從事教育工作三十餘年。曾任澳門新華社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業務顧問。歷任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長,現為該會名譽顧問。曾當選第四屆及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第八屆人大代表及第九屆人大常務委員,長期熱心投入社會公共事務及教育發展。
陳明金,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會委員、立法會議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澳門殘疾人奧委會會長、澳門敬老總會創會會長、澳門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陳明金基金會創辦人,熱心社會公共事務和志願工作,特別致力於面向殘疾人士、長者等的服務。
陳錦鳴,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副理事長。曾任澳門公務華員職工會副理事長、理事長,現任該會會務顧問。曾任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理事長,現為該會常務副會長。曾任第七屆全國青年聯合會澳門區特邀委員,廣東省第十屆政協常委。長期致力職工權益事務。
功績勳章
專業功績勳章
江麗莉,為任職澳門特區財政局的資深公務員,曾擔任該局的主管及領導職務。在2010至2015年擔任局長期間,着力推動部門改革、優化服務職能,在推動公共會計制度改革、啟動及推進《預算綱要法》的修訂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梁官漢,民政總署諮詢委員會主席、澳門基本法協進會理事、澳門社會科學學會副會長、澳門成人教育學會理事長、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校董、澳門特區政府青年委員會委員、國際扶輪社三四五零區(香港、澳門)區總監,熱心推動特區教育及青年事務發展,貢獻良多。
尹思哲,1990年起任職澳門大學法學院,2002年至今兼任特區政府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主任。1998至2007年任澳門大學法學院院長,現任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負責出版法學院學報與法律叢書,兼任澳門政府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教學委員會主席。曾任律師業高等委員會及澳門民法典諮詢委員會委員。多年來在法律及司法領域學術與專業培訓、法律推廣,以及為澳門法律及司法體系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仁伯爵綜合醫院精神科醫護團隊,為本澳唯一提供精神專科醫療服務的單位,由跨專業人員組成,全面照顧澳門居民的心理精神健康,為病人提供專業的醫療診治及持續性精神支援服務。該醫護團隊充滿工作熱誠,專業服務績效顯著,備受稱讚。
工商功績勳章
何慶,現年84歲,自1949年來澳後對推動澳門的工商業發展不遺餘力,主要發展成衣製造業,其投資還遍及香港、內地及非洲等地。長期熱心社會事務,參與慈善公益及工商社團活動,積極為特區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澳門銀行公會,於1985年成立,三十年來,銀行公會根據其本身的宗旨,對增進業界的協作關係、促進澳門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及推動金融業的成長,做了大量工作,其貢獻得到了銀行業、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同。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是唯一一家總部設在澳門的中央企業,在澳門和內地設有十三家直屬二級企業,主要經營石油化工產品、酒店、旅遊、物流服務、公共交通、房地產開發、會展和大宗商品貿易等,擁有澳門最大的內港碼頭、冷凍倉庫及跨境運輸車隊。
何榮祥,工商界活躍人士,業務涉及房地產投資、物業代理、建築工程、餐飲及泰國貿易投資等。在發展業務的同時,積極關心本澳社會及國家事務,熱心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關懷弱勢群體,對推動澳門的穩定發展不遺餘力。
旅遊功績勳章
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澳門國際機場作為澳門旅遊和對外交往的一個重要平台,在二十多年服務澳門的過程中,該公司不斷提升客貨運業務水平,積極向國際航空界推廣及宣傳澳門,業績顯著,對澳門的旅遊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提升了澳門作為國際旅遊城市的形象。
萬豪軒酒家,萬豪軒創辦於1993年,二十多年來一直注重改革創新,尤其把傳統粵菜注入新的元素,屢獲國內外烹飪殊榮。萬豪軒亦注重餐飲場所文化氛圍的營造,廣受市民及遊客好評。此外,亦積極參與籌辦各類大型活動,致力對外宣傳澳門,為促進本澳的旅遊業不斷發展作出貢獻。近年還被國務院國資委評選為“中央企業先進集體”及獲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頒發“國際中餐名店”稱號。
聯邦大酒樓,始創於1988年,專營粵菜,數十年來秉持穩中求變的經營理念,不斷創設嶄新的菜色,獲得本地及海內外遊客的讚譽,亦曾獲特區政府旅遊局授予星級服務商戶獎,旗下廚師曾獲多個中外廚藝獎項,服務信譽良好,為推動澳門旅遊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柯海帆,1988年入職澳門中國旅行社至今,歷任主任、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和董事長職務,特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委員,是澳門旅遊業界資深的從業者,積極促進粵澳旅遊合作、推廣和宣傳澳門旅遊,為特區旅遊發展盡心竭力。
教育功績勳章
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共有二十多個會員學校,自特區成立以來,積極參與特區政府的社會、教育及青年事務,促進各校的密切聯繫與合作,在推動社會和諧共融、澳門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以及教育議題的研究方面不遺餘力。
阮美芬,瑪麗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修女、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理事長,曾任聖羅撒英文中學校長。在數十年的教育工作中,注重培育青少年的多樣化潛能,教育理念創新,特別在推動教學環境的環保建設、資訊科技在教育的應用等方面成效卓越。
歐宇雄,同善堂中學校長,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年,強調青少年的技能與德育並重的教育理念,特別提倡應用資訊科技帶來的趣味性學習,鼓勵師生持續進修、終身學習。
郭月金,服務澳門教育界二十九年,現為明愛學校特殊教育老師,長期堅持以熱心積極的態度從事特殊教育工作,不畏困難,因材施教,關愛學生,深受師生及家長的愛戴。
文化功績勳章
歐平,攝影家,曾擔任澳門攝影學會會長多年,現為會員大會副主席、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顧問。長期熱心推動澳門的攝影文化,其以展現澳門歷史人文風貌的攝影題材作品尤為突出,曾參與多項國內外舉辦的國際性展覽的展出、評選工作及交流活動。
連家生,書法家,藝林書法學會創辦人、歷屆會長,澳門書法家協會創辦人、歷屆主席,澳門書法教育研究會和硬筆書法家協會創辦人、歷屆會長,《澳門書法》雜誌季刊創辦人、社長兼總編輯。2010年當選為中國書協澳門地區理事,澳門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兼監事長、澳門楹聯學會監事長。
蕭春源(蕭彼德),文化諮詢委員會委員、澳門書法篆刻協會會長、濠江印社社長、澳門頤園書畫會常務副會長、西泠印社社員、澳門美術協會藝術顧問、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書畫院理事。除收藏古璽印、中國書畫外,積極推動澳門篆刻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個人著作有《珍秦齋藏印系列》、《珍秦齋藏金系列》等。
陳浩星,現任澳門藝術博物館館長,故宮研究院書畫研究所、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西泠印社理事、澳門筆會創會會員、澳門美術協會學術顧問、頤園書畫會顧問。擅長詩詞及書法、篆刻,多次參與國內外美術聯展,著有《讀清人書法絶句》、《乾隆御筆及內廷書法管窺》等。從事文化工作逾三十年,對推動澳門的文化發展饒有建樹。
仁愛功績勳章
林婉妹,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理事長、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執行委員、澳門特區體育委員會委員、澳門奥林匹克委員會監事、澳門婦女體育總會理事長。1985年入職澳門婦女聯合總會至今,勤奮努力,敬業樂業,為團結澳門婦女界、推動社會仁愛和諧,以及促進本澳婦幼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文漢光,1972年起任澳門友樂文娛體育會永遠會長至今,長期堅持愛國愛澳,熱心參與社會公益慈善活動,尤其關愛及服務長者,對支援內地教育事業及賑災工作不遺餘力,貢獻良多。
湯福榮,人稱湯伯,是一位熱愛澳門、關心國家的慈善家,早在數十年前已經自發為澳門的教育建設作出捐獻,同時亦為家鄉中山及四川、雲南、廣西、廣東、甘肅、安徽等多個省區捐資興建學校、衛生院、便民橋、老人院等100餘項,亦大力資助貧困家庭,為國家的醫療、衛生、教育公益事業作出貢獻。
明德慈善會,於2005年在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先生的倡議及關懷下成立,多年來致力加強本澳與內地的聯繫,關注社會公益服務,重點支援本澳及內地貧困及弱勢群體,已開展的助學、醫療、敬老等慈善項目數量多、涵蓋面廣、受益者眾,體現了建設特區、心繫祖國的奉獻精神。
澳門同濟慈善會,2006年由時任立法會主席曹其真女士及其友人創立的私人慈善機構。慈善會關愛長者、熱心為澳門社會培養人材,尤其注重中葡雙語法律人才的培育,亦在內地十八個省份及地區開展解決貧困青少年教育問題的公益項目。慈善會熱愛國家、關心澳門長遠發展,精神可嘉。
體育功績勳章
澳門羅梁體育總會,成立於1938年,至今已歷77載,會務開展秉承“宏揚國粹、服務社群”的創會宗旨。歷年來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和慈善公益事業,推動體育運動尤其是龍獅武術運動的發展。旗下之龍獅團隊曾多次代表澳門前往内地多個省市以及歐美、亞洲等國家和地區,參加比賽和推廣旅遊活動表演,成績斐然,廣獲好評。
謝廣漢,現為澳門柔道協會理事長,曾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2倫敦奧運會、2014南京青年奧運會、2014仁川亞運會等大型國際綜合性運動會的競賽組織工作,具備豐富的賽事組織及統籌經驗,長期致力提升本澳舉辦柔道賽事的組織能力及水平。
黃明祥,現為中國澳門排球總會資深教練。八十年代開始擔任排球教練工作,多年來培育了多名優秀運動員並帶領運動員出戰多項國際大型賽事及綜合性運動會,熱心推動本澳排球運動發展。
王遠遠,中國澳門游泳總會培訓部主任。自 1987 年中國澳門游泳總會成立以來一直參與游泳運動的培訓及投入會務發展工作,致力在中國澳門游泳總會內設立具規模的梯隊及培訓機制,不遺餘力為本澳培育優秀的游泳健將。
蘇楚雯,現為澳門武術總會運動員,澳門理工學院體育課程學生。從9歲開始習武,於第七屆亞洲青少年武術錦標賽中獲女子 A 組長拳金牌、女子 A 組對練銅牌、第六屆東亞運動會獲武術項目套路女子刀術棍術全能銅牌。第八屆亞洲青少年武術錦標賽獲女子 A 組第三套長拳金牌、女子 A 組第三套刀術銀牌、女子 A 組第二套棍術銀牌、女子對練銀牌。
澳門花樣游泳隊,多次於全國青少年花樣游泳比賽、中國青少年花樣游泳公開賽、全國運動會、亞洲游泳錦標賽花樣游泳項目中獲得佳績。2014 年加入精英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
傑出服務奬章
勞績奬章
姍桃絲,1980年加入公職,先後於前教育司、前澳門和海島市政廳、財政局、澳門大學、民政總署以及中葡論壇秘書處輔助辦公室等多個公共部門擔任領導層職務。為建設澳門的中葡合作平台,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友誼作出貢獻。
江超華,政府總部輔助部門第二職階首席技術輔導員,從事公職逾25年,現任禮賓府職務主管。一貫嚴謹盡責、任勞任怨,以熱忱帶領團隊積極工作,維持禮賓府的日常順利運作。
林惠玲,1985年加入公職。自2007年起擔任身份證明局刑事紀錄處職務主管,工作盡忠職守、嚴謹耐勞,在刑事紀錄處業務進行電子化及流程優化等各項持續改善服務的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吳麗嫦,1986年加入警隊,現職治安警察局警長,主管情報廳文書處理暨檔案科,敬業樂業精神及卓越工作表現成為警隊模範。曾多次獲前治安警察廳廳長及治安警察局局長嘉獎。
Fernanda Cardoso,1983年入職護士,現任仁伯爵綜合醫院深切治療部及燒傷科護士長。在本地護理服務方面開展了多項研究工作,並完成“醫院藥物管理”及“人員接待手冊” 等多篇論文,同時一直是澳門衛生局多個工作小組的成員。
李學明,1991年加入公職,現職郵政局郵品加工製作主管。積極配合集郵處工作,協調人員提供優質集郵品,為集郵門市及銷售網絡服務。
社會服務獎章
陳淑鈿,現年80歲,1954年19歲時開始參加工聯工作,曾任工聯總會辦公室主任、副秘書長、工聯常務理事等職務。2000年退休後轉為工聯退休人士的組織——工聯常青活動中心擔任副主任,至今亦積極參與維繫工聯退休老職工及老工友的項目。
蘇玉蓮,現任澳門明愛聖方濟各安老院院長。從事澳門明愛社會服務工作三十多年。1979年曾被澳門明愛派駐鏡湖醫院從事醫務社會工作。曾參與開辦明愛生命熱缐輔導工作、特殊教育學習班、家庭服務、婦女中心及長者安老院舍等工作,多年來熱愛社會,為長者及弱勢社群服務作出努力和貢獻。
黃敏儀,現任婦聯托兒所行政工作委員會主任。投身托兒服務20多年,盡心盡力承擔托兒所行政統籌領導工作,並積極培養青年一輩,薪火相傳拓展服務;熱心與家長聯繫,致力推動構建和諧家庭。
吳聯盟,現任澳門晉江同鄉會副會長及澳門福建同鄉總會秘書長。參與籌備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和籌建澳門媽祖文化村,積極參與海峽兩岸民間交流。熱心本澳鄉親社團服務近30年,長期組織策劃多項大型活動,服務社會不遺餘力。
鄭楓林(鄭林),七十年代參與澳門頤園書畫會工作。1997年陶瓷作品“共慶回歸”由澳門同胞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籌備委員會致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曾在美國、葡國里斯本及內地舉辦書畫聯展。現任澳門頤園書畫會副理事長、澳門老年書畫家協會副會長、澳門中華文化藝術協會學術顧問。
庄麗華,1982年移居澳門,艱苦創業後推動旅澳鄉親融入澳門社會,先後擔任多個福建鄉親及婦女團體領導層成員,為促進閩澳關係和婦女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獎狀
榮譽獎狀
香港醫院管理局,成立於1990年,專責管理香港公立醫院及相關醫療服務。長期以來,與澳門的公私營醫療機構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協助本澳醫務人員的培養,促進本澳醫院管理和醫療技術的提升,又不斷完善澳門市民赴香港就醫的轉介機制。
功績獎狀
呂艷蘭,就讀濠江學校高中一年級,於2015年葡萄牙布拉加舉行的“第33屆奧林匹克青少年田徑比賽”,以12秒27獲女子青年組100米的第三名,並打破了澳門學界紀錄。
周昊天,就讀澳門培正中學高中二年級,在2015年於美國的全美高中數學競賽中取得了個人第二名。於2014年在韓國的國際數學競賽奪得金牌;2015年代表澳門到泰國參加 “第56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比賽” 奪得銀牌。
周家熙,就讀粵華中學英文部。在2015年於美國舉行的“全球Microsoft Office 技能大賽”中表現卓越,擊敗了全球其他國家及地區代表,勇奪大賽中的Excel 2010項目冠軍。
馬英,澳門大學科技學院機電工程系一年級學生,2015年在奧地利舉行的世界紙飛機大賽中成功擊敗八十個國家和地區代表,以13.76秒在“最長飛行時間”組奪得亞軍;同時,與另外兩名澳門學生組成的隊伍更獲最佳隊伍獎。
張清雯,就讀鏡平中學高中三年級,與同學張少燕、蘇嘉鳳以“沛雨甘霖—家居循環水再利用系統”獲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作大獎賽等獎項。
張少燕,就讀鏡平中學高中三年級,與同學張清雯、蘇嘉鳳以“沛雨甘霖—家居循環水再利用系統” 獲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專項獎,以及其他競賽獎項。
蘇嘉鳳,就讀鏡平中學高中三年級,與同學張清雯、張少燕以“沛雨甘霖—家居循環水再利用系統” 獲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專項獎,以及其他競賽獎項。
蔡嘉淇,就讀濠江學校初中三年級,於2015年在中國武漢第二屆亞洲中學生田徑比賽,以14米55成績,取得男子組鉛球組別的第一名,並打破了澳門學界紀錄。
“美國高中數學競賽”澳門區代表隊,澳門隊的組員由初中一至高三年級的學生組成, 2015年在美國的全美高中數學競賽中取得了國際組團體冠軍。
培正中學水底機械人小組,由培正中學高中生何雋軒及黃志龍組成,憑作品“Make-ROV——教學型水底機械人學習套件”於第67屆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中獲得青年組別金牌。小組打破外界對水底機械人難以製作的印象,以簡單的方式解構複雜的水底機械人,讓人們能更好運用知識,探索海洋。
澳門大學游泳隊,隨著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啟用,澳門大學游泳隊的集訓場地得到很大改善。除了利用專用游泳池集訓外,隊員亦可按照教練要求利用校內其他健身設施作出針對性的訓練。澳門大學游泳隊於2015年11月首次參加全國大學生游泳錦標賽,共破8項紀錄及奪得11面金牌和1面銀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