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年一度的國際車壇盛事——第62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吸引了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車手參賽,於11月22日進入最終決戰,進行了CTM澳門房車盃、澳門東望洋大賽2.0T、澳博澳門GT盃—國際汽聯GT世界盃以及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四項賽事的角逐。另外,大賽車委員會公佈,4天賽事合共約 8萬人次入場。其中,首兩日排位及練習賽的進場觀眾為 22500人次,正式賽事 2天分別有 27000及 28700人次入場。
決戰日的最終角逐中,各大名將紛紛使出看家本領,過關斬將,香港車手潘德俊摘得CTM澳門房車盃桂冠,英國車手侯夫和瑞士車手可米尼各贏得一回合澳門東望洋大賽2.0T冠軍、德國車手晏高問鼎首屆國際汽聯GT世界盃冠軍。而瑞典車手羅辛基斯則成為第二位連續兩年蟬聯澳門三級方程式冠軍車手。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於11月22日晚舉行的第62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頒獎晚宴中致詞時表示,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連續舉辦超過60年,已經成為一個國際機動車壇上的盛事,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車迷和傳媒關注,展現出本澳舉辦國際級賽事的能力。他稱,今年很高興得到國際汽聯認可,讓本澳除三級方程式外,增加一場全球首辦的GT世界盃。他深信,未來的大賽車將會繼續發展下去,越辦越好,使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精彩賽事風起雲湧
自1983年首次舉辦,今年是澳門舉辦的第三十三屆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這項賽事榮獲國際汽聯冠予澳門,全球唯一的三級方程式洲際盃。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一直致力協助全球最具天分的年輕車手攀上賽車事業高峰,因而備受尊崇。今年20位一級方程式車手中,有13位曾經在澳門角逐殊榮。
1967年,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大賽首度上演,自此,這場比賽在世界電單車公路賽中被公認為是國際頂級賽事的舞台。本屆參賽的車手遍佈全球,包括有來自歐洲、美洲、澳洲和南非的公路賽好手。
首屆的澳門東望洋大賽於1972年舉辦,每年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新生代頂級車手聚首澳門一較高下,上演精彩絕倫的國際房車大賽。經過不同的發展階段,今年的東望洋大賽踏入新里程,引入TCR規格的賽車,賽車中大部分的零件都必須符合相關的規定,所有參賽的車手和車隊都在相同條件下作賽,展開激鬥。
今年的大賽車注入新元素,增加了全新的高水平賽事——澳博澳門GT盃-國際汽聯GT世界盃。經過多年與國際汽聯的友好合作,今年,國際汽聯與澳門攜手合作,在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舉辦全球首屆GT世界盃。首屆GT世界盃賽事包括五支汽車製造廠隊參加,分別是阿斯頓·馬丁、奧迪、麥拿侖、平治及保時捷。參賽的24名車手來自14個國家地區。
世界各地的車手除了逐鹿以上精彩賽事,更有CTM澳門房車盃、澳門路車挑戰賽、太陽城明星蓮花挑戰賽以及華夏賽車大獎賽等支援賽事同期舉辦,各路精英猛將龍爭虎鬥,精彩絕倫。
幕後英雄功不可沒
大賽車的成功舉行,除了政府、組委會和全澳門市的大力支持外,還在有賴一群工作人員,在背後默默的耕耘和無私奉獻。
無論是跑道的平整、防撞欄和活動閘門的裝設、葡京灣和大看臺觀眾席的搭建﹔還是賽事期間的拯救、安保、以及賽車抵澳後的運送、清關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均離不開一班無名英雄的辛勤工作。
為了確保大賽車的順利舉行,硬體配套必不可少。因此,工作人員早八月份就密鑼緊鼓地展開了工作,他們冒著日曬雨淋就是確保各項工程能順利完成,迎接大賽車的到來。警方於賽車期間的每天淩晨四時,派出警員對跑道、賽車大樓及相關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工作,確保賽車能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順利進行。
安全和有效率的拯救工作是大賽車成功舉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經過多年來的參與和實踐,本澳的消防人員和醫療隊伍已完全接手大賽車期間的拯救工作。一如以往,在大賽車前夕,國際汽聯派出專家來澳,對本澳負責澳門大賽車拯救工作的消防人員進行拯救培訓和進行測試,今年有20位醫生及66位消防員參與培訓課程並通過考核,近900名賽道工作人員培訓接受了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