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於11月26日至27日舉行科研項目學術報告會,兩天會議有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鏡湖醫院慈善會及澳門生態學會的項目團隊,分享中醫藥、生物科技、計算機及資訊科技等領域的研究成果。
首日會議於26日下午舉行,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鄭冠偉、獎勵評審委員會委員周禮杲、一眾項目介紹代表、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代表出席會議。
明年項目資助將有三個工作重點
鄭冠偉在致辭中表示,為配合特區政府明年科技範疇的施政計劃,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在項目資助方面將有三個重點工作。一是加強與國內外科研合作,透過與優秀的外地團隊進行研究項目,以提升本澳的科研能力。同時,鼓勵以產業合作項目優先,配合本澳經濟多元化發展及透過以產學研合作去應用科研成果;二是加強支持本地產業利用科技手法及手段去提升競爭力的項目,並以到位及可行的方法作出資助;三是以項目資助形式去推行青少年科技優才計劃,透過優秀學生的培養,以點帶面的形式增強本澳學生在理科,特別是科技學科上的知識水平,加強學生將來升學能力及選擇,為培養人才打好基礎。
對於2015年批准項目情況,他表示,今年至第三季已批准約70個項目,所批金額預算約澳門幣1億7千萬,其中除了中醫藥及生物科技項目外,還包括IT及環保等項目,預計今年能批約90個項目。
26日第一場報告會有四個項目,包括澳門科技大學姜志宏教授負責研究的“基於LC-MS 和LC-NMR技術的創新脂組學分析平台的建立及其在中藥現代研究中的應用”、澳門生態學會陳錫僑教授負責研究的“用穩定同位素13C和15N對澳門海岸濕地生態系統食物網結構和營養級關係研究”、澳門大學蘇煥興教授負責的“聯合應用人參皂苷單體和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腦卒中的研究”及鏡湖醫院慈善會韋孟持醫生負責研究的“電生理檢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分析”。
27日第二場報告會主題是計算機及資訊科技,有四個項目分享,包括澳門大學潘治文教授負責研究的“堅固和幾何不變的數字圖像水印”、澳門科技大學黨培教授負責研究的“信號的瞬間頻率,時頻分布以及應用”、澳門理工學院曾忠祿教授負責研究的“澳門博彩產業網上資訊分析模型及其實現 (第一階段)”及澳門科技大學戴弘寧教授負責研究的“使用多信道的定向天線網絡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