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泛珠合作在全新一輪合作發展中高歌向前,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1、中共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
11月3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泛珠合作的內容首次寫入黨中央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的建議,為泛珠合作進一步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奠定了堅實基礎。
2、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制《促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的指導意見》
1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北京組織召開座談會,正式啟動《促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的指導意見》編制起草工作。據悉,《指導意見》作為指導泛珠區域合作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將圍繞合作發展的主題,進一步明確新形勢下深化泛珠合作的基本思路、目標方向和重點任務。截至目前《指導意見》起草工作已基本完成。
3、福建、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啟動建設
4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福建、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福建自貿區立足于深化兩岸經濟合作,並輻射帶動周邊發展。廣東自貿區立足於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通過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打造區域發展綜合服務區等,帶動泛珠區域和內陸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泛珠區域內的兩大自貿區將輻射周邊省區,帶動泛珠區域合作向更高層次發展。
4、2015年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順利召開並達成系列共識
12月11日,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泛珠各方行政首長結合党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圍繞“將泛珠合作納入國家戰略,深化新一輪泛珠合作”議題進行了討論,並就共同爭取國家支持將泛珠合作上升為國家戰略,共同推進高鐵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和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等方面達成系列共識。
5、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自去年珠江-西江經濟帶規劃獲國務院批准實施以來,經濟帶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聯通粵桂的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啟動建設,西江3000噸航道改造工程正在進行中。西江水系將規劃建設“一干七支”沿岸生態農業產業帶,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推廣生態養殖技術,推行循環清潔生產,確保“一江淨水向東流”。
6、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對接“一帶一路”建設
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首次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建設將成為粵港澳合作最大的亮點,有力推動內地與港澳更緊密合作。
7、以高鐵為引領的高鐵經濟帶建設取得新突破
2015年泛珠區域內各省區積極開展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湘贛黔滇四省滬昆高鐵經濟走廊建設,率先探路高鐵經濟帶建設。目前,相關省區已正在共同研究編制貴廣、南廣和湘黔高鐵經濟帶發展規劃。9月22日,《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發展總體規劃》正式印發實施,廣西園、貴州園,及廣東園雲浮分園和肇慶分園也在積極謀劃中,粵桂黔三省(區)擬以“一區三園”的形式申報國家級跨區域合作試驗區,形成“三地協同、一區引領”的發展格局。
8、泛珠區域跨境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
2015年泛珠各省區進一步加強跨省(區)鐵路、公路、港口、民航等合作,共同推進區域綜合交通網絡建設。合福鐵路、南廣高鐵、貴廣高鐵已全線開通,滬昆客專、成貴、成昆等鐵路在建工程、港珠澳大橋建設進展順利,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已邁入全面建設階段,泛珠區域的空中快線持續增加。過去一年,泛珠九省區已建成約50條高速公路,並規劃建設60條高速公路,大大提升了泛珠區域互聯互通水平。
9、閩粵經濟合作區啟動建設
8月13日,福建、廣東兩省政府共同批復同意實施《閩粵經濟合作區發展規劃》。閩粵經濟合作區位於廣東潮州饒平、福建漳州詔安兩縣交界區域,將依託區位、地緣和政策三大優勢疊加,打造粵東閩南經濟高地,促進閩粵在跨省經濟合作和社會協調發展方面開展積極探索和先行先試,進一步支撐東南沿海地區實現率先突破。
10、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成效顯著
2015年泛珠各方從數據信息互通、共同跨境執法、推進污染源清單管理等多方面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並相繼編制了《川滇兩省跨界水域同步監測工作方案》,簽署《粵閩兩省跨界河流水污染聯防聯控協作框架協議》、《湘贛兩省跨界環境污染糾紛處置協議》、《粵港澳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治合作協議書》,共同完善覆蓋珠江—西江、新東江、九洲江流域的水質監測治理網絡。九洲江治理已列入了國家流域生態補償試點,未來3年中央財政將積極支持流域的治理保護工作。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