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场馆新地标影响珠三角会展业未来竞争格局

2015年12月16日    即時資訊

119,深圳经贸信息委向媒体发布,深圳将在宝安空港新城建50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超过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成全球最大展馆。30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计划于2016年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投入使用。

无独有偶,1112,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宣布,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工程计划将于年底动工,201611月投入使用,未来将作为亚太地区制造业展览标杆平台。

笔者记得20多年前中国大地流行的“民族风”歌曲中有一句歌词:“没有的总想有哇,得到的还盼望”。这似乎成为多年来中国场馆建设的现实写照。

推动深圳新会展中心建设的呼声由来已久,其理由是现有的展馆已满足不了市场发展需要。去年,因医疗器械展流出深圳,关于启动规划新场馆的呼声再次发出,深圳各大主流媒体整版报道,掀起了关于新建场馆的讨论热潮。看到这些连篇累牍的报道,熟悉流动展运作特点的人应该都会产生些许质疑,场馆面积不够是流动展流出的主要诱因吗?只能说,医疗器械展的离去有可能是兴建新馆的动因之一。笔者在这里不妄加猜测。

从深圳的实际情况来看,1988628日举办的首届“荔枝节”,标志着深圳会展业开始起步。198962,深圳第一个大型综合性展览中心——深圳国际展览中心落成,宣告深圳结束了没有大型展览场馆的历史,开启了深圳会展业的发展大幕。

深圳将1999年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的举办和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展览中心(简称高交会馆)的落成,看作自身会展业崛起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为满足展会对场馆设施的需要,深圳市政府斥资3亿元在福田投资建设高交会馆。19998,高交会展馆顺利建成。在高交会的带动下,深圳会展业开始驶入快车道,高交会馆的使用率开始趋于饱和。2002,深圳市政府斥资32亿元在福田中心区兴建深圳会展中心。2004,深圳会展中心建成并开始使用,深圳将会展业正式纳入深圳市产业发展规划。深圳会展行业协会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会展行业协会,也是中国大陆最早加入UFI的行业协会。深圳会展业从此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对于广东(潭州)会展中心的启动,业界还非常陌生,但说起顺德,应该无人不知。顺德贸易型家具展至今已举办了30多届,在家具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中国顺德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简称顺德家电展,Shunde Expo)是亚洲家电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贸易展之一,创办于2001,连续15年专注于家电精品、配件及技术的展示,已成为家电业重要的贸易平台。

7年前,笔者随时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沈丹阳、秘书长陈泽炎、广交会总经理陈八荣等一行组建专家组,为顺德做会展产业发展规划,对顺德的产业经济及会展项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了规划蓝图和政策建议。时隔多年,规划落地。

一直以来,珠三角经济以广州、深圳为龙头,两地先后出台了广佛一体化和深莞惠一体化的战略发展规划。会展业发展格局同样如此。先后启动建设的两大会展中心,对未来珠三角会展产业竞争格局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长期以来,除广州、深圳之外,珠三角周边城市会展产业的发展均呈现“跛脚”状态,大多突出表现为基于自身产业的需求而培育开发与之相配套的展览题材。同时,会展产业链难以完善,围绕展览相配套的设计、广告、搭建、运输、演艺活动等也大多从广深引入,自身水平不高,因而长期得不到理想的发展,难以形成相对成熟的产业配套。就笔者10多年来所接触的周边若干自办展来看,主场搭建、广告设计制作、展品运输、门禁系统、临时展棚等大都来源于广深两地,近年来虽有所改观,但难以在行业内形成规模影响;至于流动展的相关配套服务,则有其自身的“规则”,本地化倾向不强。由此带来“强者恒强”的趋势,未来围绕场馆巨无霸的“虹吸”效应,与会展相关的要素流动也将愈发频繁。

上述珠三角众多城市以“产地办展”为特征的同质化展览题材,在以深圳为核心的城市圈中,其特质和差异化将随着巨型展馆对周边城市的屏蔽化而相应弱化。深圳目前是中国第四大会展城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相对稳定和规模化的众多品牌项目。在产业定位上,客观形成了综合性强的优势,同时兼具了其他周边城市展览题材的举办优势。简单来说,原有的差异性将随着产业的专业和融合而逐步弱化。同样的行业展,随着深圳宝安新展馆的启用,新馆与周边城市的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区域性差别将不复存在。尤其是在政策环境上,深圳多年前就有着“32个亿”的资金扶持优势,相信为未来计,这一力度必将得以更大幅度的提高。专注于商业性的专业办展机构,将会对其趋之若鹜。无论是邻近的惠州、东莞、中山,还是广州、香港、上海、北京;无论是民企,还是外资。

会展是深圳大空港战略中的板块之一。打造场馆新航母,是深圳继前海开发之后,城市经济规划发展的又一增长点。其基本立论在:“大空港的建设,除了依托便捷的交通打造高端物流产业之外,未来在航空城内还将出现会展服务业。新会展中心的建立,对于大空港的影响不可低估”。“会展经济将带动整个片区的商务、写字楼和高端住宅地域價值的提升,周邊城市設施也會得到改善。借助會展經濟,能增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深圳走在全國的前列,未來周邊城市主動融入深圳、借船出海,必將在交通規劃、政策配套、產業規劃方面向大空港靠近,以獲得梯度轉移的好處。由此,也必將推動各類會展要素向寶安空港新城聚集。

可以佐證的是,就在此前第十七屆高交會舉辦之際,“珠三角城市會展產業合作發展基地”在深圳的中國首家主題體驗式會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DCC)舉行揭牌儀式。DCC集展裝、設計、物流、項目孵化、知識產權交易等於一體,得到珠三角各城市和京滬等地業界人士的積極響應。而深圳打造這種載體,無論是要素積澱、產業根基還是產業鏈條的完善度,都是周邊城市所無法企及的。

不久將來,兩座會展新地標將在南中國的珠江東西兩岸崛起。根據場館的發展規律,也許未來5年、10,隨著相應配套的成熟,包括港澳在內的整個華南地區會展競爭將處於變局之中,而要素的流動和聚集不在5年後,恰恰是每時每刻都在悄悄地湧動著。

  (來源:中國貿易報)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