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十六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特區政府並於12月20日刊登第128/2015號行政長官公告,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第3/1999號法律《法規的公佈與格式》第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公佈了國務院令第665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的中文本及葡文譯本。自此,澳門特別行政區依法正式管理85平方公里的水域。
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草案)》,明確了澳門特別行政區管理的水域和陸界範圍。澳門特別行政區管理海域從澳門陸地向東、南方向劃定,面積為八十五平方公里;在粵澳陸地界線方面:將關閘澳門邊檢大樓地段劃入澳門特別行政區;鴨湧河段除部分河段以鴨湧河南岸為界外,其餘以鴨湧河中心線為界。國務院在本月二十日正式頒佈了明確本澳水域管理範圍和陸地界線的國務院令。在慶祝澳門特區成立十六周年之際中央政府明確澳門特別行政區管理水域和陸界範圍,體現了中央政府對澳門的關懷和對澳門發展的支持,
中央政府明確澳門特區管理的水域和陸界範圍,對澳門發展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特區政府特意在本月十六日晚就緊急召開新聞發佈會,向市民通報這一好消息。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柯嵐在該新聞發佈會上宣讀了行政長官崔世安的書面發言,崔世安在該發言中認為:澳門特區能依法管理八十五平方公里的水域,並明晰相關陸界,具有極為重大意義:第一,有助於澳門特區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有效實行依法治澳,使特區政府得以在確定的範圍內,完善和執行法律、法規及管理措施,厘清法域問題,有利於特區政府全面落實依法治澳;第二,大大拓展澳門特區的發展空間,為加快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注入全新動力;第三,為深化、拓展粵澳緊密合作,推進粵港澳灣區建設,攜手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創造了更良好的條件;第四,為澳門特區民生福祉的完善,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崔世安在該發言中還代表特區政府做出了如下保證:一、始終完全服從、配合國防、外交等中央的事權;二、嚴格依法對相關海域和陸域進行有效管治;三、嚴格按照科學用海的原則,注意有效而適度用海,在涉及適度填海時,將繼續向中央作出申報,且不能用於博彩項目;四、透過相關“合作安排”的簽署,繼續全力配合內地水利部門、海事部門、海洋管理部門、海上執法部門等,在澳門管理水域的統籌管理和合理使用,並確保航道的通暢和安全。
隨後的第二天即本月十七日,特區政府司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又發表公開講話,感謝中央明確澳門特區水域管理範圍,認為此舉會為澳門特區政府推進各種事務提供新條件,為澳門的經濟適度多元提供新環境;在明確管理水域條件下,澳門可吸引一些非博彩元素投入,如水上活動、水上觀光,以及本澳與中山合作的遊艇自由行等,同時,透過發展海洋經濟,亦讓本澳更有條件加強與內地的區域合作,特別是深化粵澳合作。梁維特表示政府除要做好水域管理外,要考慮如何利用好有關政策,透過產業規劃等研究,有序做好工作,經濟部門要加強與業界溝通,吸取意見。梁維特還呼籲社會及業界把握產業提質或調整多元化的機遇,多提積極意見。
從崔世安的發言和梁維特的講話來看,他們深知中央政府明確澳門特區管理的水域和陸界範圍,主要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是不願再看到澳門博彩業因此得到發展,二是希望此舉能夠推動澳門的“產業適度多元”。所以估計如何利用好所管理的水域發展海洋經濟,應該是現在特區政府正在考慮的事情。
但澳門雖然是一個海濱城市,由於以往並未明確管理的水域,因此海洋經濟對澳門而言依然缺乏經驗和基礎。而且現代海洋經濟內容比較寬泛,凡是開發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產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為開發海洋資源及空間的相關服務性產業活動,統稱為海洋經濟。具體來看現代海洋經濟主要包括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工業、海鹽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遊業。這些產業中澳門具體能夠發展出哪些產業,是一個破費思考的問題。
所以雖然澳門的“產業適度多元”具有一定的緊迫性,社會各界可能也會要求特區政府對利用所管理的水域發展海洋經濟能夠儘快拿出一些設想或方案,但特區政府對此不可操之過急,還是要“謀而後動”,思考成熟後再開始行動,儘量避免“走彎路”、“瞎折騰”,那樣才能不辜負中央政府明確澳門特區管理水域和陸界範圍的一番好意,也才能讓海洋經濟對促進澳門發展發揮更好的作用。
‧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