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修訂的中國食品安全法於2015年10月起實施以來,對近年食品企業製假售假,危害市民生命安全的亂象,作出更嚴格的監督和管理。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與澳門付貨人協會於1月30日下午三時半在中華總商會大廈七樓合辦了“中國食安法最新修訂與業界持續發展”講座,講解修訂法律與業界可持續發展問題,80多名來自本澳物流和食品業界人士出席。
主辦機構邀請中國法學會審計師及會員楊祖惠詳細講解中國食安法的修訂重點,介紹法律法規與標準的關條以及食安標準制定帶來的好處,如何利用標準引領業界與市場的規範管理與營運,有效幫助行業的安全成長,並與世界食物安全新要求接軌。楊祖惠稱,新的食安法出台後,在食品行業發展的業界同仁要接受更嚴格的法律規管,業界從“嚴進寬出”到“嚴進嚴出”,這對業界營商環境和市場的正常發展更加有利。他續稱,國家標準為最低標準,因此鼓勵業界政府備案并通過科學和法律法規認證后制定和執行更高的標準。
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標準、管理及培訓考試部高級經理李藹倫表示,去年十月修訂及施行的內地食品安全法是一切有關規定的根本,如果不認識或不明白這法規的內容,對大家將來拓展商貿和營運方面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本澳不少生產商和代理商等中小企業從事與食品有關的業務,希望業界進軍內地市場前先了解內地的食安法。
澳門付貨人協會理事長廖玉麟稱,本澳與內地食品市場的關係密切,無論是食品生產商要開拓內地市場,還是本澳餐飲行業要從內地引入食品材料,都需要根據中國食安法,遵守行業標準,才能更好保障商家和消費者的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