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科技發展基金統計,2015年科研項目有86項獲批,獲批率68.8%,獲批項目金額113852511.5元,培養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共45名,共發表109篇論文;2015年科普項目有204項獲批,獲批項目金額19496155.7元,參與學生共5396人次,包括31間學校及5個社團。2015年度科技基金會總支出340929297.1元,總收入441294476.14元。
基金會認為科普項目仍有改善空間
在科研項目方面,近年申請項目中以計算機資訊科技及生物科技佔多數。科技基金會還於2015年3月及11月舉辦4場科研項目學術報告會,邀請了16個資助的研究團隊分別介紹研究成果,吸引本地大專院校、科技團隊等研究人員約300人出席。此外,2015年基金會共有130次進行科研項目實地探訪。
科普項目方面,獲批的204個項目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電腦、工程、機械人等領域,科技基金會認為大部分項目水平仍有改善空間。在“科研及科普儀器特別資助計劃”中反映熱烈,科研儀器獲批69個項目,金額為128470216元;科普儀器獲批153個項目,金額為14529784元。
在推動澳門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方面,科技基金會透過不同資助使整體建設逐步完備,2015年度向國家重點實驗室批准支付運作費3450萬元,設備費1200萬元,共4650萬元。此外,科技基金會與國家科技部交流中心聯繫,了解設立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可行性。
另外,在與內地合作方面,“2015年度科技部與澳門科技基金聯合科研資助”中,共有3個聯合資助項目獲批,批准金額6481000元,2016年度的項目徵集共收到25個項目申請,申請金額33275044元,有關項目仍在審批。為推動與內地交流合作,科技基金會與國家科技部共同舉辦聯合資助發佈會並簽署協議,與中科院簽署協議設研修班,以及在今年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簽署備忘錄,透過與內地及國際合作,為本地科研人才提供交流平台,協助提升科研水平及國際視野。
今年新增科研合作資助項目提升國際合作水平
在2016年中,科技基金會已推出“少年科技優才培養計劃”,著力培養本地的年輕具競爭力的科技人才;科研合作方面,今年新增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歐盟2020地平線計劃的聯合資助項目,進一步提升國際合作水平。科技基金會將堅持審慎審批原則,繼續努力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推動本澳的科研及科普發展,促進兩地科研及產業的合作交流,並重點研究推出為加強“產學研”合作的科研配套資助。
科技基金會於3月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去年資助及審批情況,科技基金會主席馬志毅、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鄭冠偉及全職委員陳允熙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