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王金雪 李毓涵)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理事長崔世平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澳門確實需要“適度多元化”來保障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同時要讓創新慢慢成為國家的傳統,培養年輕一代的科學思維。
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空間很大
崔世平表示,澳門作為對外經濟型的小經濟體,確實需要“適度多元化”來保障經濟能夠平穩健康發展。例如,在旅遊方面,可以通過家庭旅遊、會議旅遊、文化旅遊、養生旅遊等實現旅遊多元化。同時,在中醫藥方面,澳門過去也有一些底子,許多老教授做了許多年的中醫藥科研,澳門也有一個中醫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未來可以繼續發展好中醫藥產業。在文化產業方面,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融七百多年的地方,有著過去文化的積累沉澱,如建築物有特色、人們的生活習慣也不同等,因此在文化產業方面有很多發展空間。
崔世平指出,希望通過多元素的產業,使澳門經濟更加多元化,使人民的生活和稅收可以更有保障。
科技金融對科技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力
崔世平提到,對於科技人員,如何做好發明和創新很重要,但由於缺乏資金會帶來一些問題。加強科技金融,通過金融業對科技創新的投資,讓科技人員聚精會神地做發明,無需再思考發明之後的事情如怎麼市場化、批量生長、如何推廣、如何應用等問題,讓發明變成真的產品。“科技金融對科技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力。”他說道。
一帶一路促進澳門更好的發展
崔世平說,“澳門是海上絲綢之路其中的一個端點,過去幾百年前,澳門是內地對外的貿易重鎮。通過一帶一路渠道,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走出去。”他表示,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和城市中不少是用葡語系,這是澳門比較大的強項,國家將澳門定位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平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澳門將來的前景應該很不錯。“同時,澳門對於葡語國家的文化和法律比較瞭解,可以成為中葡法律的協調、中介、仲裁方面的一個中心。”他說。
讓創新成為國家的傳統
對於科技人才的培養,崔世平認為,國家要增加機會,加強科技研發人才的交流,使他們視野更加廣闊。要培養年輕一代的科學思維,讓他們可以創新。有人說,創新就是打破一切。但創新在美國本身就是一個傳統,是經常要做的事情。“這兩個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事情的話,可以有兩個不同的結果。創新要慢慢成為國家的傳統,而不是去打破,是要在固有的基礎上多一點進步,在傳統上邁進更大一步。”他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