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加強與傳媒的交流,文化局於3月12日在媽閣嘉路士一世船塢海事工房舉辦“文化有約”傳媒活動,與傳媒就總結觀音開庫不作明火化寶的安排、媽閣廟和盧家大屋受影響部分的狀況,以及實地介紹將於今年開放的海事工房等內容進行交流。
傳媒交流活動於12日中午舉行,文化局局長吳衛鳴、副局長梁曉鳴、陳炳輝、演藝發展廳廳長楊子健、文化遺產廳廳長梁惠敏、文化遺產保護處處長陳聰及文化傳播處處長林俊強等嘉賓出席。
澳門海事工房區域兩棟建築原為政府船務機械室及廠長辦公室,由於該區域建築位於西灣湖和媽閣廟之間,是未來將發展為媽閣大型交通樞紐以及輕軌置入的位置,文化局將海事工房區域規劃發展為當代藝術中心及文化創意產業之用,有利於發揮海事工房區域的社會和經濟價值,同時通過對海事工房區域重新活化,可有效善用閒置空間,增強媽閣區內的文化氛圍外,更可有效地向外推動及宣傳本土之文化活動及文化創意產業。
因應有關建築物原有的結構及空間特色,將分為展演空間、公共空間及管理空間三大類,其中展演空間將定期策劃以當代藝術為主題的視覺藝術作品展,展出由各地藝術家的優秀作品,以舉辦具當代藝術多樣表現形式的展覽;公共空間建議因應展示空間的實際情況,設置接待處、書店及禮品店、休憩區,向到來媽閣海事工房的觀眾進行藝術教育推廣的工作,並介紹媽閣區及海事工房的特色;管理空間將設置為辦公室、藏品室、儲物室、公共基本設施及機房。
文化局將向媽閣廟提供修復及技術意見
關於年初三媽閣廟正覺禪林因電線短路引發的火災,吳衛鳴表示,就該事件有協會主動與局方提出合作,並提供檢測設備,局方將為媽閣廟提供修復方案及技術意見,相關工程費用需完成檢測後計算,並盡量修復至原貌。就觀音開庫明火化寶的問題,他指出,通過收集廟宇周邊居民、商戶及信眾的意見,局方明年將在觀音開庫期間繼續推行不明火化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