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連續六場的綠色論壇於2016MIECF舉辦翌日持續開展。4月1日上午九時半在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舉行的論壇環節三“轉廢成寶,化棄為盈”—循環經濟路線圖提出技術策略和經濟誘因,以鼓勵企業採取更佳的廢物管理辦法,以便在創建循環經濟中實現其可持續目標。將展示商業、新技術的最佳實踐案例及以廢物演變為資源產業的有效途徑等內容。
該環節由葡萄牙環境署公共協會董事會成員Inês Diogo主持,國家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固體處副處長戴祥、COWI集團固體廢物及受污染場地副總裁Torben Kristiansen、蘇格蘭零廢物組織首席執行官Iain Gulland、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林國麟、歐綠寶集團總監及總經理Nigel Mattravers、中國再生金屬協會秘書長李士龍等嘉賓分別就“中國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的現狀、問題與思路”、“北歐實現零廢物的途徑”、“循環經濟路線圖:蘇格蘭的進程”、“生產者責任:循環經濟將廢物轉化成資源”、“大城市的廢棄電子電機設備回收系統–珍貴的原材料”、“內地再生資源利用產業發展趨勢(廢物處置與再生循環利用)”等主題發表演講。
其中,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李士龍從我國再生資源產業總體概況、再生有色金屬迴圈利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迴圈利用、廢舊高分子材料迴圈利用、廢舊機電產品再製造及再生資源發展趨勢七個方面介紹內地主要再生資源產業運行情況。他認為,再生資源發展存在產能利用率低;回收體系不完善;產品附加值低,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產業主管部門的措施聯動與政策銜接不暢;行業發展缺乏統籌規劃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完善再生資源立法和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構建高效規範回收體系;加快共性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加強行業技術規範標準制定;完善再生資源產業的財稅制度。
另外,同時舉行的環節四以“環保建築”——可持續的廢物解決方案為主題,描述如何透過政府、製造業和酒店業的建築創新及管理,在減少碳排放及建築廢物副產物的同時,推動構建綠色城市。在新加坡科技學院(SIT)教授Ting Seng Kiong的主持下,瑞典查爾摩斯理工大學土木、環境工程及建築技術教授、歐盟“氣候變化知識與創新團體"管理委員會成員Holger Wallbaum,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院長姚燕,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可持續材料研究與技術中心主任、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院(戰略性產業關係)副院長、澳洲科學委員會桂冠教授Veena Sahajwalla等嘉賓就“源於二次材料的建築材料和建築產品的可持續發展性能”、“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再生及利用”、“環保建材與煉鋼聚合物回收-以研究成果如何成功實踐於行業為例”等主題各抒己見,為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討論建築廢物處置上的挑戰,並深入剖析在設計、施工及樓宇維護上的最新可應用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