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將配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在旅遊休閒大業態、優質旅遊及文化旅遊三大指導原則上,及對旅遊業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礎下,提出了四項總體規劃的目標,包括“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管理”、“發展多元化旅遊產品”、“開拓優質客源市場”及“提高旅遊質量”,共有十四個短、中和長期的建議及策略來支持四項規劃目標。
新城A、B區部分區域打造濱海空間
第一個目標“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管理”中有四個策略,一是推動居民對旅遊業發展的認同和參與;二是管理旅遊業發展並提升接待能力;三是提升旅遊行業的環保標準;四是區域的無縫連接。
第二個目標“發展多元化旅遊產品”中有三個策略,一是打造標誌性旅遊產品;二是營造濱水空間,其中兩個長期措施分別指出,發展新城A區南區為文化海濱長廊,以標誌性公共建築作為澳門未來的門戶地標,建設符國際標準的歌劇院、文化中心、表演及展覽場地。而新城B區有政法區、濱海綠廊及展覽場地等設施,可發展為濱水空間;三是拓展海上旅遊產品,其中一個長期措施指出,透過完善本澳海上旅遊產品,將澳門建設為珠三角短途海上旅遊一程多站的核心城市,以拉動區域合作紐帶。
第三個目標“開拓優質客源市場”中有四個策略,一是發展澳門成為多日旅遊目的地;二是持續開拓具潛力的目標客群;三是利用創新科技發展智慧旅遊;四是與鄰近城市聯合開拓具策略性旅遊產品。就為達成該目標在拓展國際客源方面,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除了考慮進一步完善及擴建本澳機場設施外,可利用廣東省內城市及香港多個大型國際機場等設施資源,吸引更多國際旅客到澳門,以進一步開拓客源市場。
第四個目標“提高旅遊質量”中有三個策略,一是持續培訓本地旅遊從業員;二是設立綜合旅游品质機制;三是提升旅遊業服務品質與國際標準接軌。
至2025年料訪澳旅客增至3300萬人次或以上
另外,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諮詢文本根據上述四項目標及十四個支持策略完成情況下,制定了情景預測及評估機制,對比2015年至2025年期間,在1-2%的低增長及3-5%的中增長情況下,對旅客總人數、非博彩收入、留宿旅客平均逗留時間、留宿百分比、酒店客房數目、旅遊業相關就業人數及酒店入住率七個方面進行了估算。
其中,在旅客總人數方面,按1-2%的低增長估算,在2025年訪澳旅客每年有3300萬至3500萬人次,若以3-5%的中增長估算,則有3800萬至4000萬人次,而國際旅客佔旅客總人數的比率至2025年將有14-15%;非博彩收入在1-2%的低增長估算下,由2015年64億美元增到2025年的120億至140億美元,在3-5%的中增長估算下,到2025年可增至130億至140億美元。
文綺華表示,未來澳門將有不同措施推出及相關建設相機落成,將提升本澳旅遊承載力及接待能力。她還表示,將研究鼓勵措施以提升本澳連接旅館的競爭力,吸引青年旅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