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聯合澳門經濟財政司、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中華文化四海行—走進澳門”系列活動,於6月6日至7日分別在澳門大學、威尼斯人、科技大學及理工大學等地舉辦。系列活動透過多場名家講座、名家書畫聯展、調研採風及創作筆會,促進內地與澳門的文化交流。
“中華文化四海行—走進澳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於6日上午在澳門大學舉行,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馮遠、中聯辦副主任孫達、澳門貿促局主席張祖榮、南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開程、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崔世昌、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澳門文化局局長代表李觀鼎及澳門大學校董會主席林金城等嘉賓出席。
以文化窗口優勢為國家對外開放戰略提供經驗及啟示
許開程在啟動儀式上表示,本次中華文化四海行系列活動在澳門舉辦,有助於提升澳門知名度及影響力,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會展及交流活動進入澳門,並在促進澳門文化產業的發展,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方面意義非凡。
張祖榮表示,未來在國家新一輪的發展戰略中,希望澳門作為古代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以及中國與海外文明交流交融、互聯互通的重要窗口,能夠為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的實踐提供寶貴的經驗和相應的啟示。
系列活動於6日上午舉行了第一場名家文化講座,邀請了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陳來擔任主講嘉賓,向聽眾講述中華文明的哲學基礎。他表示,與西方近代以來的機械論的宇宙觀相比,古典中華文明的哲學宇宙觀是強調連續、動態、關聯、關係、整體的觀點。他指出,中國哲學的宇宙觀不僅對古代中華文敏提供了思想支撐,亦為中華文明的價值觀提供了哲學基礎。
另外,本次系列活動還舉辦題為“莫高窟及其文化價值”及“大好春光——中國花鳥畫的優良傳統和當代風采”等兩場名家講座,分別邀請了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被譽為“敦煌的女兒”的著名石窟研究學者樊錦詩,以及中國著名畫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郭怡孮擔任主講。同時,主辦機構還組織中央文史館館員開展調研採風活動,並聯合澳門本地畫家共同舉行創作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