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四屆年會於6月9日上午舉行了“文化在當代世界中的角色”高端圓桌會議,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代表參與,就“加強文化建設,合力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議題發表見解,吸引逾百位不同國家及地區相關領域的專家及學者出席。另外,在會議上還舉行了簽約儀式及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外方常務理事聘書頒發儀式。
文化多樣性交流是全球發展趨勢
來自俄羅斯聯邦文化部副部長亞曆山大·茹拉夫斯基在會上指出,各個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應達成共識,承認不同國家和民族有各自利益,在文化發展基礎上的夥伴關係,文化多樣性的交流,才是全球發展的大趨勢。
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前任主席、非洲馬裏教育部原副部長亞當·薩馬塞庫在會上亦表示,文化可以在世界上扮演任何角色,需能認可所有文化是平等的,因為世界上首先要有多元化,而文化的多元、語言的多元、民族的多元,我們需要有世界的視野。他指出,現在全球面臨的時代是需要使用文化語言進行溝通的,同時要認同文化、保留文化,這樣才能與人相處。
與聖彼得堡國際文化論壇簽合作框架協議
除了精彩的演講外,會議上還舉行了太湖世界文化論壇與聖彼得堡國際文化論壇的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在陶壺世界文化論壇名譽主席張梅穎、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趙可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科揚等嘉賓見證下,由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主席嚴昭柱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際文化論壇主席葉戈爾•摩斯克芬簽署。
俄羅斯聖彼德堡國際文化論壇是由俄羅斯聯邦政府主辦,旨在保護和發展俄羅斯文化,推動文化領域國際合作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
另外,為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會上還舉行了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外方常務理事聘任儀式。俄羅斯聯邦文化部副部長亞歷山大•茹拉夫斯基、聖彼德堡國際文化論壇主席葉戈爾•摩斯克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部原主任愛川紀子、國際現代語言與文學聯盟主席米納克什•巴拉特等專家學者獲聘成為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外方常務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