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智慧生活——我們的未來”為主題的“2016科技活動周暨科普成果展”將於7月7日至10日在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展出,共有23間中小學和1間大專院校參與,共展出50多個本地科普成果,展會期間每日上午10時至晚上8時對外開放,預計逾1.2萬人次入場。
2016科技活動周暨科普成果展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科技委員會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支持,科技委員會科普工作組、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及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共同承辦。共有42個來自內地及澳門的政府部門、企業、大、中、小學校及社團參與。
展覽分兩大部分
活動內容分為“智慧生活——我們的未來展”及“科普成果展”二個部份。“智慧生活——我們的未來展”的展出單位包括內地的北京城市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北京農業資訊技術研究中心、東北大學等8個單位,以及澳門科學館、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及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展品豐富多樣,有智能化的居家服務系統的展示;有考驗智慧的智慧“謎”宮,裡面有很多有關智慧感知、智慧識別、智慧系統等相關的題目,利用電子卡記錄答案,答中的題目越多,得到的紀念品就越多;有好多好玩的虛擬實景(VR)體驗遊戲,如勇衝恐龍世界、美麗地球、超級大搖晃、溫室漫遊等等。
“科普成果展”邀請了曾接受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科普資助的澳門25間大、中、小學校及科技社團一同參與,共展示了52個科普項目的成果,涉及化學、物理、生物、工程、電腦、機械人製作等範疇,包括繪畫機械人、“運動達”運動系統、自動回收垃圾機械人、甲醛消除器等科普作品,同場還將舉行了20個不同主題的工作坊,2016RBL機器人格鬥大賽澳門公開賽、WRO世界奧林匹克機械人競賽澳門區賽2016及科普知識及物理實驗推廣活動等。
“2016科技活動周暨科普成果展”記者招待會於6月27日下午3時半在皇朝廣場九樓舉行。科技委員會科普工作組召集人唐志堅、科技委員會委員莫啟明、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鄭冠偉、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活動輔助部部長梁寶鳳等嘉賓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