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早前稱年底將完成研究托兒所服務需求,但數據資料顯示,單單2013年至2014年出生的幼兒約14000名,但對比現時可提供托額只有約8600個,今年幼兒入托問題仍令人頭痛。同時,不少家庭反映私立托兒收費昂貴,十分無奈,希望當局能出台措施給予援助。
由民眾建澳聯盟主辦、澳門時報協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民眾講壇”2016第十八期假該會綜合服務中心舉行,講壇邀請了立法議員、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副理事長黃潔貞、立法議員宋碧琪、離島社區服務咨詢委員會委員陳冰冰、社工局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處處長劉結艷、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處職務主管黃燕玲、民眾建澳聯盟副理事長歐陽廣球等與市民圍繞“托兒服務,遠水如何解近渴”主題進行探討。
議員憂解決托兒所問題失時、失策
本澳幼兒託管問題日益凸顯,現有托兒服務無法應對急劇增加的嬰幼兒數量,這些是存在多年的社會問題。議員宋碧琪指出,政府處理本澳托兒所問題或許存在“失時、失策”問題。一方面,政府在早期公屋整體建設規劃中缺乏對於配套設施的前瞻考慮,建成后才來補救難免費時費力。另一方面,澳門地少人多問題由來已久,但是政府近一兩年才開始研究,幾時才能解決學額不足問題呢?
議員黃潔貞認為,年年入托成功猶如“中頭彩”,政府應該如何調整未來托兒服務發展的方向亦至關重要。過往入托多由於家中無人照顧幼兒,但如今更多家庭希望小孩受多方教育,依賴托兒所在學齡前的教育能幫助小朋友未來發展;同時,由於家傭市場參差不齊,父母對於將小孩交給傭人並不放心,因此托兒服務的需求增大且改變。她擔心,政府雖有下功夫但托額追不上出生率,政府2016年度施政報告預計今年托額增加至10000多個,但是否能達成,托兒服務問題會否越來越難。
歐陽廣球補充,政府雖然多次強調托位充足,但家長為了報“優質”托兒所仍擠破頭。他建議,政府是否可以出台統一指南規範托兒所開班條件。陳冰冰則提出,作為離島居民她對於離島托兒所數量少、費用高深有感觸,希望當局可以關注並解決問題。
社工局:無需給入托過多教育壓力
就社會憂慮托額不足的問題,劉結艷表示,近年當局一直關注和評估托位供求的情況,而本澳的托兒所由2013年的40間已增至2015年的51間,名額亦由5900個增至8683個,增幅接近五成。數據顯示今年0-3歲幼兒的家長當中,有五成家長正在尋求托位,而在今年及明年亦會繼續有托兒所投入服務,劉結艷相信今年年底前的總托額可以滿足需求。
劉結艷又補充指,相信托兒所會在確定入所兒童的數目後再釋放名額,安慰現時抽籤不中的家長無需太憂慮。對於有意見提到離島區的托額不足,她表示現時離島區共有3085名0-3歲幼兒,可提供托額有2598個,相對其他區要較為鬆動。她表示會盡快與離島區的托兒所溝通以釋出托位。
至於能盡早進入托兒所又是否代表兒童就“嬴在起跑線"?劉結艷認為,隨著兒童成長自然會有所發展,呼籲家長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方面應以開心為主。
在場有市民建議,考慮有些距離托兒所較遠的家庭而言,當局是否考慮增加專線巴士以幫助解決交通問題。黃燕玲表示,由於小朋友太小如何搭乘巴士也是問題,專線巴士又存在安全問題。針對有意見認為,托兒所統一根據居住區域分區安排是否可行,她亦認為托兒服務與教育不同,不能確定家長選擇托兒所是根據工作區域、生活常住區域,或者其他理由,因此分區域派位未必能更好達成社會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