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舊區有其特色及文化底蘊,需通過逐步包裝、宣傳及推廣,以推動舊區經濟及旅遊方面的發展。但面對舊區營商環境持續老化,欠缺引客動力,每年逾三千萬人次入境旅客,舊區商戶仍未能受惠的現狀,中南區工商聯會理事長曾佐威在接受本報小記採訪時表示,為加大本澳各區活動的宣傳力度,目前中南區、北區及離島三個工商聯合作,透過經濟局牽頭,在旅遊局咨詢處、旅遊景點等地統一派發三區舉辦的活動宣傳單張,相關工作正在進行,希望能吸引更多人流至舊區,帶動舊區經濟。
對於活化舊區,曾佐威指出,政府方面包括旅遊局於早前推出的四條步行路線、文化局及教青局推出的相關活動,以及各區協商會亦推出一些特色活動,總體成效一般,但若不繼續做這些活動,可能舊區的人流會更少。目前十月初五街已有活動包括在康公廟前地舉行的敬老盆菜宴、懷舊老街夜市等,由於受到經濟調整影響,政府給予的資助相對減少,令到懷舊老街夜市活動舉辦次數相應減少,規模亦在縮小。他希望將十月初五街打造成食肆及海味一條街,包括街坊菜、小食及夜市等,但中南區其他地方因舊樓宇較多,較難作為食肆來經營,而十月初五街的食肆就有20多家,約佔全部商戶的三分一,所以推動該街發展為食肆街有較強優勢。
曾佐威稱,過往許多景點的路線或經過舊區,但相關指示牌缺乏連續性,導致遊客行至街道盡頭後因無後續指示而找不到路徑,同時,指示的方向性亦待改善。他建議到,政府可與電信商協調,多開設wifi熱點,現在人手一部手機,可透過網上地圖搜索引路,讓遊客更快捷找到目的地。
他還透露,早前亦研究過在中南區周邊設立更多包括賭場巴或旅遊專線巴士的上落點,在遊客前往大三巴及新馬路時可途徑舊區,透過專線巴士引導遊客進入舊區,以帶動區內經濟及旅遊發展,他稱,還構思過在氹仔舊城區及中南區附近設點,通過巴士連接兩個或多個舊區,帶動不同舊區發展,但目前主要問題是上落點設置的問題,需要與政府及各區協商會溝通,達到覆蓋多區的效果。
另外,就本澳長期以來缺乏經濟型酒店,旅遊旺季更出現住房供不應求的情況,曾佐威指出,目前中南區內已有幾家低星級的酒店正在建設,未來會有更多經濟型酒店落戶,對區內發展是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