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高級助理經理孫露茜在8月5日舉行的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澳門人民幣清算行半年總結會上指出,《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2016)》中提到,未來5至10年內,人民幣在國際付款中的佔比兩增加至10%以上,預期成為僅次於美元和歐元的第三大國際支付貨幣。
孫露茜表示,人民幣國際使用程度5年間增長逾10倍,而英國脫歐對人民幣國家化衝擊有短期內或削弱人民幣使用的實體基礎、增大歐洲離岸人民幣業務推廣成本、英鎊貶值,短期內波及人民幣;而機遇為英國更重視中英間金融合作、人民幣份額有提升空間及“一帶一路”建設將為人民幣國際化注入不竭動力。
她續稱,由於本澳經濟進入調整期,博彩旅遊出口業及與國內的貨物出口貿易的下調影響澳門地區人民幣清算的業務狀況。今年上半年經清算行處理的人民幣業務金額達5237.11億元,其中,個人匯款達3.04億元,同比下跌1.3億元,貿易及其他匯款達942.9億元,同比下跌逾600億元;而今年上半年與葡語系國家/葡資銀行人民幣清算業務量達26.7億元,同比下跌逾10億元。
孫露茜還稱,清算行將積極爭取更多政策支持,深化澳門地區人民幣清算業務;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合辦葡語國家商業銀行人民幣業務推介會、拓展債券業務,豐富葡語系國家銀行債券投資渠道;拓展東盟市場及參加SIBOS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