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行政長官崔世安認為人才、土地、政府的施政水平,以及博彩業一業獨大,是明顯制約澳門長遠、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但一是隨著周邊環境的變化,澳門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也可能會發生變化;二是以澳門的實際情況來看,諸如人才和土地問題,也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因此澳門需要密切關注環境的變化,對一些更為緊迫、更為棘手的問題需要儘快找到妥善的應對措施,以防止那些問題給澳門帶來更多、更大的負面影響。
筆者認為,目前澳門就面臨著一些相對於“土地”、“人才”等問題而言是更為緊迫、更為棘手的問題,首先就是內地對澳門博彩業所推出的一些反制措施。近幾年內地政府陸續推出了“收緊內地居民澳門簽證”、“要求澳門方面撤掉賭場內的珠寶店和典當行裡的銀聯卡終端機”、“要求澳門方面收緊持中國護照過境澳門的規管措施”、“打擊地下錢莊”、“限制銀聯卡境外提款:從二零一六年一月一日起,每卡每年境外提款累計不得超過等值十萬元人民幣”、規定內地遊客在境外“參與賭博、色情、涉毒活動”將被納入“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等措施。這些措施的推出應該是導致目前本澳博彩業收益連續二十多個月按年下跌的主要原因。
其次就是內地經濟明顯增長乏力。隨著“產能過剩”問題的嚴重以及內地領導人對經濟調控方式認識的轉變,目前內地已基本不再使用以前所用過的諸如“四萬億政策”那樣的強刺激性措施來推動經濟增長,而是更多地強調用“供給側結構改革”、“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等方式來推動經濟增長。但無論是“供給側結構改革”,還是“全民創業”、“萬眾創新”都不是輕易能夠做好的事情,“供給側結構改革”和“全民創業、萬眾創新”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內地政府實施的“供給側結構改革”和所呼籲的“全民創業、萬眾創新”,到目前為止尚未對內地的經濟增長產生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而且在今後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估計內地經濟還很難能恢復到以前的那種快速增長的情況。內地經濟增長乏力,就會制約內地居民的來澳旅遊和消費,從而制約澳門的經濟增長。
三是香港經濟的持續低迷。長期以來,香港遊客都是澳門旅遊業和博彩業的重要客源。但近些年隨著香港的“產業空心化”和政治爭拗,香港經濟持續低迷,香港經濟的持續低迷不僅影響著香港民眾來澳旅遊和消費,也很可能會迫使香港為尋找自己的經濟發展之路,在多個產業上與澳門形成直接競爭之態,從而對澳門相應產業的發展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四是周邊開賭的國家和地區持續增加。近些年已陸續有新加坡、越南、柬埔寨、菲律賓、韓國、俄羅斯等國家開放博彩業並正在努力做大各自的博彩業,另外日本、臺灣等地也還在在謀劃開放有娛樂場即幸運博彩的博彩業。周邊地區越來越多的開放博彩業不僅可能會攤薄澳門博彩業的客源,而且也可能會吸引走澳門博彩業中的一些經營人才。例如前不久就有媒體報導稱目前本澳的一些博彩仲介人正在謀劃想要前往菲律賓、柬埔寨、澳洲、拉斯維加斯等地的賭場發展。博彩仲介人的出走,應該也會對澳門博彩業的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
目前為了應對當前的經濟衰退,特區政府和本澳各界也在積極想方設法,想要扭轉澳門經濟頹勢,推動澳門經濟重新走上快速發展之路。但如果所採取的對策不具有針對性,不能“對症下藥”,可能也就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例如有人認為未來路氹城多個新的大型娛樂設施的陸續建成營業,會扭轉本澳博彩業收益下降的趨勢,推動本澳經濟增長。但因為路氹城多個新的大型娛樂設施的建成營業,並不能改變以上的四個問題,以上四個問題依然會對澳門經濟產生影響,因此路氹城多個新的的大型娛樂設施的建成營業,未必能對扭轉本澳經濟頹勢發揮明顯作用。對這一點,特區政府和本澳各界都應該要有清醒的認識。只有準確地認識到目前澳門最為緊迫、棘手的問題,找出有針對性的解決之策,才能務實扭轉澳門經濟頹勢,推動澳門經濟增長。
‧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