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澳門扶康會怡樂軒主辦,社會工作局贊助,澳門理工學院場地贊助的精神康復者家屬講座「溝通該由哪裡開始」活動,於2016年8月13日(星期六)下午14:30-17:30假理工學院匯智樓2號演講廳舉辦,主講嘉賓為香港精神科專科醫生李永堅先生。本次活動獲社工局康復服務綜合評估中心謝佩珊主任,理工學院福利及康樂部賴建雄部長,澳門扶康會理事會主席黃濠先生及總幹事周惠儀小姐蒞臨出席。
活動首先由澳門扶康會理事會主席黃濠先生致辭,隨後澳門扶康會總幹事周惠儀小姐向一眾嘉賓及講者李永堅醫生致送由扶康會會員及職員製作的紀念品。講座正式開始,李醫生向在座80多位康復者、家屬及市民講解有關精神疾病的知識和解釋如何與康復者溝通。李醫生解釋精神疾病的發病原因和治療過程,鼓勵康復者和家屬與醫護人員及復康機構合作,積極面對治療和康復過程。李醫生指與康復者溝通要保持尊重、接納、鼓勵和體諒的態度,避免否定、指責和批判。作為照顧者,也不能夠過分關心呵護,事事替康復者代勞,為康復者做決定。這樣容易增加疾病復發的機會,對康復者功能的重建也有負面影響。最後,李永堅醫生鼓勵無論是康復者或家屬都應該主動認識精神疾病,減少不必要的恐懼和擔憂;更多的了解社區資源,尋求協助;最重要是能放下「精神病」的標籤,尊重自己和平常人是一樣的。
澳門扶康會怡樂軒為精神康復者及其家屬提供社區精神復康服務。近年來,社會大眾對康復者的態度日趨正面,只是依然存在不少對精神疾病的標籤和誤解。凡此種種,令康復者及其家屬在面對治療和康復的歷程上充滿不少壓力。為緩解這種壓力,怡樂軒定期舉辦不同的活動,同時,亦希望透過舉辦公開講座,向市民大眾宣傳正確的精神健康資訊,消除誤解和標籤。相信透過政府、民間機構和市民的共同努力,能夠消除歧視和標籤,讓康復者和照顧者能生活在更融洽的社區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