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區政府發佈五年發展規劃正式文本,指出要優先培育會展、中醫藥、文化創意產業成長。透過政策傾斜、資助措施、協助業界開發人力資源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等方式,大力推動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相互連接,形成更大、更闊的產業鏈,推進產業適度多元。通過會展發展委員會、工商業發展基金、中醫藥產業園、文化創意基金等多形式、多渠道,支持新興行業提升自身優勢,增強競爭力。
“一國兩制”是發展會展業最大的制度優勢
文本認為,“一國兩制”是發展會展業最大的制度優勢。澳門位處大珠三角地區,是全國最具競爭力和經濟活力的城市群,地理位置優越;澳門具有自由港、單獨關稅區、低稅率制度、國際市場網絡等優勢,發揮着區域商貿服務平台的作用;澳門擁有越來越多的世界級大型國際會議展覽場地,會展及配套設施陸續增加,能滿足不同類型活動的需要;國家支持澳門發展會展業,“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支持澳門“積極發展會展商貿等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政府先後出台一系列對會展業支持及鼓勵措施,促進會展業發展;會展業能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並具有對整體經濟的拉動效應,帶動廣告、物流、餐飲、旅遊、酒店等多個行業發展,有利於經濟適度多元。
會議為先,加快培育會展業產業鏈
近年澳門會展數目、規模、層次不斷提升。2007年會展籌辦業的總收益只有1,000萬澳門元,2014年則有2.76億澳門元;會展業市場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政府資助佔展覽收入由2012年71.5%減少至2015年54.4%;會展活動由2002年的266項,增加至2015年的909項,行業正呈現較快速的增長勢頭。
文本指出,未來隨着港珠澳大橋、粵澳新通道、輕軌等大型交通工程的落成和啟用,將使澳門會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更有效發揮區域聯動效應,促進客源互引、深化區域合作。政府將以“會議為先”作為方向,加快培育會展業的產業鏈,吸引不同類型高質素的國際會議落戶澳門,爭取參與國際會議投標,吸引更多優質的高端消費商務旅客,帶動本地更多行業和中小企業的綜合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