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青局早前公佈2014至2015學年,私立學校有 5500多名教師,包括退休的離職教師佔369人,對此教育研究暨資源廳廳長黃健武指出,《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以下簡稱“私框”)通過後,教師們或多或少會有憂慮,但經過近4年的實踐,局方發現整個教師行業的流動相對穩定,6個級別的教師流動或離開教育行業的人數較穩定,人員流動屬於常態。
黃健武表示,“私框”通過後保障了教師的權益,因此有興趣加入教師行業的人逐年增長,但是否每一個人都適合當老師存在疑問,但經過培訓進入教師行列後,學校對新入職的老師進行適當的培訓和輔導是很重要,教青局每年9、10月都會針對這些新入職老師推出一些專門的培訓活動,或者是採用“以老帶新”模式,讓資深教師帶著新入職老師,讓其更快地融入教育的工作中。
他續稱,教青局會依據不同職級階段、不同生涯階段教師的需要,推出不同的培訓和支援措施。同時,局方會不斷檢討,並與教育界緊密的溝通,業界提出的不同意見局方都十分重視。
澳門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表示,教師面對的壓力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來自家長,自“私框”正式通過後,整個社會對教師有更高的要求,包括教育水平、德育要求、與家長的溝通等要求都有所提高。面對著不同的要求,教師感覺到有很大的壓力,因此這方面需要政府、家長、教師共同合作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