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陳琦:中國照明行業對光源與健康的認識幾乎沒有

2016年9月12日    即時資訊

近日,記者從2016北京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專業燈光•音響及技術展覽會(PALM)獲得一個消息,這個消息和這裏的燈光一樣“炫”:

燈光照明行業,我們和世界是接近的,是同步的。

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理事長朱新村接著說:“你看這次浩洋470瓦、珠江2000瓦的這個燈,都是飛利浦全球首發,還沒授權其他廠家。在這方面都是全球領先。”

朱理事長所言不錯,但記者在這光怪陸離的展示場中,總有種煩躁和不詳的感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兩千年前,中國哲人老子的這些話語宣洩著我的情緒。

中國燈光行業真的與世界同步?那麼,世界燈光行業的主流光源究竟是什麼,趨勢又是什麼,有沒有新的理念?記者繼續求證這些問題。

飛利浦舞臺娛樂光源全球市場總監Ad Van den Brand告訴我,“沒錯,歐美最主流,最歡迎的光源正是我們的20r產品!”

至於中國的燈光行業是否與世界接近或同步,這位先生想了想,然後這樣回答,“過去十年,中國舞臺行業迅猛發展,歐美一些大品牌都有中國企業幫他們做燈具,從這個角度講,中國和世界是同步的。”

Ad Van den Brand總監非常願意談及飛利浦的“光理念”。他說,過去,飛利浦一直秉持“讓人們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對我們而言,光,首先要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比如照亮黑暗,方便生活。當然,如果太亮,也會損害人體。在這方面,飛利浦一直致力於讓光變得無害,不但對於人類無害,對於動物、植物,環境都是無害的。比如我們研發的一些產品,能夠控制光源的波段、波長,保障這些光的波段、波長對人體無害。”

他認為應該辯證看待光的“善惡”問題,“光,其實沒有好和壞,主要在於是否應用得當。比如有些波段的光,對正常人體是有害的,但飛利浦可以利用這些光造福人類,如治療人們皮膚上的牛皮癬等疾病。”

飛利浦的這些理念引發了記者的深入思考:光,原來正在給你我“溫柔一刀”。這個“溫柔一刀”,用行業的術語叫“光污染”。

……

為了充分認清光的“不溫柔”的一面,記者在朋友的幫助下,書面採訪了美國加州新港海灘市的 JOSHUA CHEN 先生(美籍華人,中文名陳琦),他是全球照明和光療領域的權威專家。以下是他的部分觀點:

 

 陳琦先生(JOSHUA CHEN

——如何定義“光污染”?我認為,比較確切的定義應該是“凡是不支持人體生物鐘的光源就是光污染”。

——光影響人類和動物的生物鐘,生物鐘長期失調可以導致抑鬱症,睡眠障礙,甚至癌症。

——光污染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避免受到光的污染,可以從自身做起,應該可以減少六、七成。

——從發展趨勢上來看,所謂的“Smart Lighting(智能照明)”將是未來的主流。所謂智能,也就是可以調光,調色溫的LED照明。而這個從目前的節能燈變化到LED智能燈的市場推力要靠健康概念。簡單來說照明未來的趨勢是必須支持人的生物鐘,那是否能夠支持生物鐘就必須要有臨床認證。

——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照明生產國,消費國,中國的LED照明產品生產量世界第一,但是廠家生產水平良莠不齊,優秀的LED生產企業應該不到20家,仿照歐美產品的多,創新不夠。光源市場對光與健康的認識幾乎沒有。

 

以下是採訪全文(有刪節)——

Q: 如何描述人類面臨的光污染問題?

A;歐美對光污染的重視和研究也是近十幾年的事情,最近幾年發展非常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2015年定為“國際光年”(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Light),呼籲全球關注光污染問題,推動的效果也很好。2014年在百度上搜索關鍵詞光污染只顯示五萬多條相關信息,今天已經有四百多萬條了。

一百三十多年前,愛迪生將電燈帶入市場。電燈對人類的貢獻無需贅述,對生態保護也貢獻巨大。在電燈普及之前的19世紀,人類捕殺了二十四萬頭大小鯨魚,用鯨油點燈,所以愛迪生拯救了鯨魚,否則今天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館或教科書上認識海洋中的恐龍—鯨魚了。但是,跟任何人類發明的東西一樣,有好的一面的同時一定會有不好的一面。人造光不好的一面過去說的最多的是消耗能源,如果發電的是煤炭,那麼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空氣污染,這是直接的認知,所以各國大力開發推廣清潔能源,再生能源。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歐美科研人員發現可見光與人的健康有直接的關係。三十多年來,幾乎美國所有的著名學府,千位學者專家對光與生物鐘,光與抑鬱症,光與失眠,甚至光與癌症的關係做了幾百項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光影響人類和動物的生物鐘,生物鐘長期失調可以導致抑鬱症,睡眠障礙,甚至癌症。

光污染使得今天世界絕大部分城市再也肉眼看不到銀河系,使得倫敦的鳥少了很多,因為飛蛾在孵化後賴以生存的嫩芽在光污染下早開了一周,而鳥沒有飛蛾不能活。過去一個多世紀,人類對光的認識基本上是照明功能,醫學界還比較熟知的是紫外線殺菌,紅外線消炎等。但一直到今天,醫學界才對可見光中的藍光影響和控制人的生物鐘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

因此,如何定義“光污染”?我認為,比較確切的定義應該是“凡是不支持人體生物鐘的光源就是光污染”。人體的生物鐘是受光線中的480nm的藍光控制的,生物鐘控制我們的情緒、睡眠、新陳代謝,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所以認識光污染,要從認識光源中的藍色波長入手。我想說的是,光污染在日光燈發明前不存在,但是隨著節能燈和劣質的LED燈的廣範使用而日趨嚴重,因為日光燈,節能燈和劣質的LED燈中含有大量的藍光,而普通的照明無法控制藍光來支持人體的生物鐘。舉一些實際光污染的例子,晚上點著日光燈的辦公大樓,點著節能燈的居民住宅,用藍光裝飾的建築物外牆、高架、公園、含有大量藍光的廣告牌、冷色調的路燈等。

另外,一個常被忽略的光污染就是電子產品,電腦,手機,平板電視的背光源含有大量的藍光。研究發現,夜間長時間使用手機會讓人睡眠時間延後12小時。

今天人類面臨的光污染問題是歷史上最嚴重的,眼下中國談的最多的是城市霧霾,我們接收自然光的時間越來越短,接收人造光的時間越來越長。因此,政府立法部門,生物醫學研究人員,照明設計和製造者應該合作,一起制定標準減少照明中的光污染,控制照明光中在什麼時間應該有藍光,什麼時間不應有藍光,從而使照明支持我們人體的生物鐘。

 

Q:具體方面,如醫院、舞臺演出等領域的光污染問題是怎樣的?

A:前面我已經談到一些光污染在我們生活中的實際的例子,要改變目前光污染的狀況,挑戰很大,這裏面除了傳統觀念比較忽視光對健康的影響以外,還有經濟的因素,畢竟對很多人來說省電減少生活開支比對生命並無立即威脅的光污染更重要,這是一個觀念問題,不光中國有,美國也有。但是,有一些場所的光污染應該得到足夠重視,甚至應該馬上行動起來,換掉光污染源,我要講的這個場所就是醫院。從上世紀70年代起,至今有幾十個研究發現,在醫院工作的晚班醫護人員要比白天工作的醫護人員多出三倍的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幾率。大家知道,這兩種癌症都與生物鐘有關,甚至有研究發現,一個城市癌症上升趨勢與這個城市用電量上升趨勢很吻合。

夜間是生物鐘指揮人體釋放褪黑素的時間,高亮度的光或含有大量藍光的白光壓抑褪黑素的分泌,長期褪黑素不足可以加速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生長。除了威脅生命的癌症,晚間醫護人員昏睡和警覺力下降,是造成夜晚醫療事故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美國西北大學科研人員研究發現,住在東南方向靠窗的病人比其他遠離窗戶的病人出院康復的時間要早,結論是大量的自然的光幫助病人康復。

談到舞臺燈光,歐美一般的舞臺燈光都由專業的舞臺燈光師設計,根據演出的需要使用不同色溫的燈光,注意到現在大多數舞臺使用大量的藍光,藍光是使人警覺興奮的光線,如果是一場歌星演唱會可以調動情緒,但如果是晚上的一場鋼琴演奏會或古典音樂會,藍光就很不合適了,觀眾在一場本來應該讓人輕鬆的演出之後大概會夜不能寐了。大型露天舞臺,如果地處居民住宅區,應該注意照明的角度和眩光問題,高亮度的光在夜晚都屬於光污染。

這些年國內旅遊業發展很快,各種星級酒店比比皆是,很多酒店大堂使用大量的藍光,這是很不合適的,另外就是在客房和走廊裏使用冷色調的節能燈,因為含有大量的藍光,夜晚又不能調成暖色調,也是很不合適的。另外,還有一個比較被忽視的光污染源:帶背光源的鬧鐘,特別是藍色,綠色或者白色背光源的那種。

光污染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避免受到光的污染,可以從自身做起,應該可以減少六、七成,比如家裏的起居室和臥室不用冷色調的節能燈,使用手機的話,10點以後啟用夜間背光模式,如果臥室窗外是街燈或者離商業區廣告牌太近,使用加厚隔光的窗簾等。晚上如果經常開車,可以戴橙色的墨鏡,橙色墨鏡不但隔離藍光,還能增加晚上的可視性。

對付光污染,先是認知過程,需要很多專業人士和媒體的宣傳。再就是體驗,每個人注意到了,儘量避免了,就能體會到情緒,睡眠甚至整體健康的改善,形成一個新的生活觀念和時尚,有了市場需求,照明產品製造商就會去投資開發新的產品;跟著將是立法,光污染將最終從我們生活中被清除出去。

Q:歐美光源市場的主流光源和發展趨勢怎樣?

A:歐美目前的主流光源可以分為民用和商業。民用的是暖色調的色溫在4000K以下的節能燈,歐共體,加拿大和美國已經全面禁止進口低功效的白灼燈,色溫偏高的5000K6500K的節能燈雖然不是主流,但也不乏市場,主要用於閱讀燈和工作燈具上。

LED燈由於價格日趨低廉,造型更加接近傳統白灼燈而越來越為消費者接受,色溫仍然以暖色調為主。商業照明,比如辦公室,商場等等,主流光源仍然以4300KT8日光燈為主,高級商業場所以3000K-5000KLED燈為主。

從發展趨勢上來看,所謂的“Smart Lighting(智能照明)”將是未來的主流。所謂智能,也就是可以調光,調色溫的LED照明。而這個從目前的節能燈變化到LED智能燈的市場推力要靠健康概念。在這方面,美國叫“Circadian Lighting(生物鐘照明)”,歐洲叫“Human Centric Lighting(以人為本照明)”,就是支持人的生物鐘的光源,除了對LED混光的品質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對控制光色變化從而支持生物鐘的軟件有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說一旦提升到健康這個層面,醫學臨床認證是少不了的。

美國正在推動建築的Well 認證,就是一個建築設計除了材料環保以外,還需要在水,空氣,照明達到對人健康無害的標準,其中就包括照明。因此,簡單來說照明未來的趨勢是必須支持人的生物鐘,那是否能夠支持生物鐘就必須要有臨床認證。這裏就有了新的專利保護,我們目前就在做這件事。

Q:您對中國燈光照明行業有哪些認識,有什麼建議?

A:作為華人,我一直很關心中國的一切,特別是照明和光污染這方面。在過的去25年裏,看到城市,像北京,上海,深圳,高樓平地起,城市建築越來越像紐約,舊金山,但也感覺到快速發展中帶來的環保壓力,比如霧霾。也許是職業原因,我特別會關注國內城市的光污染,比如夜晚高聳的公寓中每個窗戶透出的冷色調的節能燈特有的光線,上海內環線上的藍光帶,到處聳立的LED廣告牌,蘇州太湖沿岸藍色、綠色的裝飾燈,這些光污染源,在美國已很少看到。

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照明生產國,消費國,中國的LED照明產品生產量世界第一,但是廠家生產水平良莠不齊,優秀的LED生產企業應該不到20家,仿照歐美產品的多,創新不夠。光源市場對光與健康的認識幾乎沒有。這裏面有幾個因素,歐美研究光與健康將近三十年,注入資金幾十個億,醫學院教科書裏有相關的教材,研究的專家學者近千人,國家也注入相當的資金,包括美國國家宇航局。研究成果已廣為運用在宇航航空,醫學領域。所以,生物鐘技術進入照明市場有一定的基礎。中國在沒有這些的情況下,要一步做好生物鐘照明挑戰很大,因為沒有標準,市場也許會出現混亂的健康概念的智能照明,光污染非但沒有得到治理,反而更加嚴重。

我的建議是不能急,我前面提到的三個步驟中的第一步認知很重要,所以要靠國內媒體朋友大力宣傳什麼是光污染,什麼是健康的光源,我們可以在中國建立生物鐘照明體驗場所做好第二步,同時協助建立類似美國WELL的標準完成第三步。

(來源:智裝委  作者李葉良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