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衛生局證實2例輸入性瘧疾病例

2016年12月28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227證實收到兩例輸入性瘧疾病例報告,呼籲巿民前往疫區時注意預防。

兩名病者分別為30歲及63歲,男性,父子關係,葡國藉人士,長居於安哥拉,1221兩人由安哥拉抵達杜拜,翌日由杜拜到香港,再坐船到澳門渡假,抵澳後(1222)開始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39度,反覆發熱, 3~4日後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就診,病情反覆;1227兩人的血液樣本經仁伯爵綜合醫院和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實驗室檢測化驗結果顯示惡性瘧疾檢測均為陽性,經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實驗室檢測排除了黃熱病病毒感染。

根據疫區旅遊史、出現症狀的時間及實驗室檢測結果,列為瘧疾輸入性病例。這是本澳今年錄得的第一及第二例瘧疾個案。衛生局將派人到患者在本澳居住的區域進行滅蚊。衛生局呼籲鄰近居民配合,一同採取滅蚊防蚊措施。

瘧疾是一種可致命的嚴重傳染病,由瘧原蟲屬的寄生蟲引致,分為間日瘧、惡性瘧、卵形瘧及三日瘧四種瘧疾類型。瘧疾多見於氣候溫暖的地區,如非洲、東南亞及南美洲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瘧疾是透過受感染的雌性瘧蚊(按蚊)傳播的疾病。雌性瘧蚊叮咬了瘧疾病者後,蚊子會受到感染,並在叮咬另一人時將瘧疾傳播。瘧疾並不會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但卻可透過輸入受污染的血液或血液製成品、器官移植或共用刺針或針筒傳播。瘧疾亦可於懷孕或分娩時由母親傳染胎兒或初生嬰兒。不同致病瘧原蟲種類的潛伏期各有不同,通常在被受感染的瘧蚊叮咬七至三十日後發病。病徵包括間歇性發熱、發冷、冒汗、頭痛、疲倦、及肌肉疼痛等徵狀。併發症包括貧血、肝腎衰竭、痙攣、神志不清及昏迷,如不及早醫治,可引致死亡。目前藥物可有效治療瘧疾,早期診斷和治療對徹底治癒瘧疾尤為重要。

預防瘧疾的方法包括:

1.  採取有效防蚊措施,避免蚊蟲叮咬。

2.  目前沒有預防瘧疾的疫苗。如須前往瘧疾流行的地區,應採取預防措施及在需要時獲取預防性藥物。這些藥物須在出發前開始服用,並在旅程中繼續服用,直至離開該地區後的四個星期。

3.  如外遊期間或回澳後出現疑似瘧疾病徵,應立即就診,並將曾到訪的地方告知醫生。

4.  孕婦應盡量避免前往瘧疾流行的地區。
     巿民如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28700800或瀏覽衛生局傳染病網頁http://www.ssm.gov.mo/csr/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