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在北京舉行的兩會,澳門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今天繼續踴躍提出建議或提案,多位代表或委員建議或提案涉及澳琴合作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李從正在其《積極探索“澳門+橫琴”要素跨境流動高效便捷新路徑》提案中提出,围绕习近平主席关于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和澳門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針對“澳門+橫琴”要素跨境流動問題,儘管合作區在第一階段已完成了多項重大民生政策項目,包括居住、醫療、教育、金融和便利通關等,實現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跨境要素流動規則銜接,但仍存在諸多挑戰。他建議首先要完善合作區的頂層設計,在“四共”合作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澳門+橫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協商民主、立法工作計劃等方面的規則銜接,強化粵澳深度合作關係。其次,針對各類要素跨境高效便捷流動的要求,建議研究制定專門的政策性文件和法律,為合作區規則深度銜接提供法律基礎。這將有助於保障國家安全和國家整體利益,同時促進人流、物流、數據流和資金流等要素跨境流動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效實施。
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崔世平在共同提出的《關於支持琴澳聯動開展幹細胞研究和應用的建議》指出,當前,合作區已具備發展幹細胞研究和應用的基礎條件。但目前在合作區開展幹細胞研究和應用仍面臨臨床應用及收費路徑尚不清晰、現有規定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的機構只能是三甲醫院及目前國內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的幹細胞臨床產品,如果遴選若幹個產品進一步評估有效性後,在合作區醫療機構內通過拓展性臨床試驗用於其他病情相同且無法參加藥物臨床試驗的患者,其安全性、有效性和流程控制等方面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等三個較大的政策障礙。
他們建議支持澳門研究引進國際已上市的幹細胞治療產品在澳門醫療機構率先使用,合作區則配合做好康養及人員引流等工作,通過促進琴澳聯動發展幹細胞“用藥在澳門+康養在橫琴”模式,更好地服務市場健康需求和醫療健康產業發展需求。允許目前國內已完成Ⅱ期臨床試驗的幹細胞臨床產品中,遴選部份合適產品在合作區醫療機構內,通過拓展性臨床試驗用於其他病情相同且無法參加藥物臨床試驗的患者,並允許開展成本性收費。依託合作區高水準醫療機構,堅持“有限區域、有限病種、有限人數”原則,在確保“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在合作區開展幹細胞治療的臨床應用及收費路徑可行路徑。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制定相關監管實施方案,全方位、系統性地從幹細胞臨床研究產品生產、運輸、使用、監管、追蹤以及應用人群篩選標準等方面進行規範並做好各項實施監管工作,確保風險可管可控。通過搭建滿足國家有關監管部門對幹細胞產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的特別要求,以及協同醫療機構搭建完整科學的臨床試驗質量管理體系,以頂層設計規劃引導產業發展,以利後續逐步推動幹細胞臨床研究和應用相關機構或企業在合作區的集聚發展。
澳門全國人大代表吳小麗在《關於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探索建設琴澳融合社區工作體系的建議》中指出,習主席在2024年12月對澳門的視察中指出“中央決定開發橫琴,目的就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為合作區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然而,在合作區社區治理的實踐中,仍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挑戰,這些問題與挑戰不僅制約了社區治理效能的提升,也影響了琴澳融合的深度與廣度。
她建議由中央社會工作部牽頭,聯合相關部委,出臺社區工作標準體系的指導性意見。意見應全面涵蓋社區工作的各個方面,包括組織架構、工作職責、服務流程、評估標準等,為社區治理提供科學、系統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建議國務院授權合作區可根據需要設立諮詢組織;針對琴澳融合社區物業管理法律差異問題,建議全國人大出臺意見對民法典等涉及物業管理的法律進行變通處理,並授權廣東省人大協同合作區政府,深入研究如何調整相關法律以適應合作區實際情況。
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在《關於推動澳門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在橫琴發展的建議》中指出,澳門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被列為重點方向之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作為國家戰略平臺,具備政策創新、空間拓展和跨境協同的獨特優勢,是澳門中醫藥產業升級和國際化發展的理想載體。
他建議一是要降低生產成本。在粵澳中醫藥產業園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建設成本,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優化跨境委託生產環境,實現降本增效,及出臺專項補貼政策,精准覆蓋企業基建及能源成本。二是深化“澳門監造”品牌價值。推動“澳門監造”標誌與港澳“M標”“Q標”認證的互認機制,促進區域質量標準的協同與統一。積極融入葡語系國家的質量標準體系,提升“澳門監造”品牌的國際公信力和市場認可度。同時,對獲得“澳門監造”認證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激勵措施,激發企業參與認證的積極性,推動品牌建設與認證工作的深度融合。三是完善“白名單”制度。將臨床前研究所需的試劑、輔料、實驗設備、儀器耗材等關鍵研發物資納入“白名單”管理範圍,確保研發物資的高效流通。建立快速通關機制,允許企業憑藉良好的信用記錄免於重複申報,進一步優化通關流程;重點支持中醫藥領域的實驗室與藥企聯合攻關項目,鼓勵產學研各方圍繞關鍵技術難題開展協同創新。對取得批件或實現產業化的項目給予專項獎勵,激發創新主體的積極性。
全國政協委員李佳鳴在關於琴澳合作的提案中,建議由港澳辦、國家衛健委牽頭,聯合廣東省衛健委、海關及橫琴政府有關部門,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授權橫琴執委會全權負責琴澳生物樣本跨境流通政策的制定及具體落實;以試點方式在琴澳兩地指定機構間開展生物樣本“點對點”跨境檢測。初 期,先在橫琴選取具備資質的專業檢測機構與澳門合格的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 ,雙方就生物樣本跨境檢測的全流程進行詳細約定並嚴格執行;後期逐步將試點範圍擴大至其它機構;對生物樣本進行風險等級評定,建立“ 白名單”備案制度。低風險生物樣 本(如頭髮、指甲、皮膚、血液抹片等)可率先進入白名單,允許通過橫琴口岸綠色通道快速申報、快速通關。試行成功後,逐步擴大白名單範圍至血液、尿液 、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等其他生物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