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發揮“健康社區”的協同效應,提升本澳社區防控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的能力,衛生局聯動不同部門和社團,開展一系列工作,加強對本澳外僱及居民的“防蚊”健康宣導,提升防範蚊媒疾病的認知。
衛生局今(1)日聯同市政署、澳門越南同鄉聯誼會和俾度莉關注印尼移工組織等人員,於較多外僱聚集的三盞燈圓形地一帶舉行社區外僱“防蚊”健康教育和宣傳工作。活動以流動及互動形式開展,在區內街道上向外僱及本地居民進行互動問答,並派發小禮品,推廣防蚊及清除積水等措施。是次宣傳推廣活動共接觸約720人次,工作人員與居民互動熱烈,氣氛融洽,外僱人員之間更同聲同氣,積極分享防蚊經驗,有效提升參與者對清除積水、預防白紋伊蚊叮咬等的認識,為社區聯防聯控打下良好基礎。
衛生局將持續與各部門及社團緊密合作,加強監測及宣傳防控等工作,全力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並再次提醒居民,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主要透過白紋伊蚊叮咬人傳播,而白紋伊蚊偏好於細小、清潔、靜止的積水孳生,應加強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積水,做好“防蚊三招”共同防控相關蚊傳播疾病:
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定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防止蚊子“進入”室內,家中可使用紗窗、蚊帳或開冷氣等措施,減少被蚊叮咬機會;
防止戶外蚊子“叮咬”,在戶外活動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皮膚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
居民如有發熱、關節痛、皮疹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有關的居住地點或旅遊史。若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28700800或瀏覽傳染病網頁http://www.ssm.gov.mo/cs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