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鑑於近期本澳鄰近地區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感染個案持續增多,加上暑假期間人員跨境往來頻繁,疾病傳入本澳的風險增高。為積極應對蚊媒傳播疾病的高風險季節,預防登革熱工作小組提前部署、跨部門協作,自6月起聯合衛生局、市政署、土地工務局、環境保護局、治安警察局、海事及水務局、旅遊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社會工作局、房屋局、新聞局等多個部門,展開社區清除積水及孳生源的聯合巡查行動。
為應對蚊媒傳播疾病的高風險季節,預防登革熱工作小組提前部署合作,由6月開始,衛生局、市政署、土地工務局、環境保護局、治安警察局、海事及水務局、旅遊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社會工作局、房屋局、新聞局等多個部門陸續開展跨部門聯合巡查工作,加強對積水及孳生源巡查及清除工作,包括對公園、地盤、口岸、碼頭、酒店、學校、院舍和大廈公共地方等進行巡查,排查渠道、清除積水、清走堆積雜物、以正確方式擺放及清理積水容器等,並現場教導相關工作人員如何採取正確防蚊滅蚊的措施,共同執行清除積水、防蚊患的工作。
工作小組重點針對公園、建築地盤、口岸、碼頭、酒店、學校、院舍及大廈公共區域等場所,系統性排查積水隱患,包括清理渠道、清除積水容器、移除雜物堆積,並指導相關場所人員以正確方式擺放及清理積水容器等,同步宣導正確的防蚊滅蚊措施,從源頭降低蚊蟲孳生風險。
除部門聯動巡查外,衛生局亦針對社區內高風險孳生源場所(包括空置土地等)加強進行檢查與清理工作,今年1月至7月共進行了8,903次孳生源巡查;另自4月起,全澳140個衛生黑點的滅蚊頻率已從原基礎上調至每月2次,並於7月根據最新風險評估進一步強化滅蚊力度。
特區政府將持續監測本澳及鄰近地區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的流行的情況,作出適切預防措施。值得指出的是,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的傳播途徑和防控措施相同,是可防可控的傳染病,不會直接人傳人,均通過帶病毒的白紋伊蚊叮咬人傳播;由於白紋伊蚊偏好於細小、清潔且靜止的積水環境中繁殖,居民應特別留意工作場所及居家環境的積水清理,杜絕蚊蟲孳生溫床,落實“防蚊三招”,共同防範蚊媒傳染病:
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定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防止蚊子“進入”室內,家中可使用紗窗、蚊帳或開冷氣等措施,減少被蚊叮咬機會;
防止戶外蚊子“叮咬”,在戶外活動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皮膚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
如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28700800或瀏覽傳染病網頁http://www.ssm.gov.mo/cs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