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地規則加快銜接,本澳投資者在深合區擁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投資興業愈加便利。一個適宜澳門產業多元發展的新空間正逐步構建。深合區行政事務局數據顯示,目前深合區實有澳資企業5688家,較2021年9月增長22.8%;上半年規模以上澳資企業營業收入92.23億元,同比增長28.6%。在合作區生活就業的澳門居民達7218人,較2021年9月增2.2倍;經橫琴口岸出入境的澳門居民日均超1萬人次。
據悉,深合區首個專項惠澳政策為澳門特色店和澳門餐飲企業進駐合作區提供了較大力度的品牌落地獎勵。得益於此,澳門餐企“北上”深合區發展的故事持續上演。數據顯示,合作區現有各類餐館、飲品店、糕點店、小餐飲場所等共860家,其中,澳資經營52家。
當前,深合區銜接澳門“1+4”多元發展策略,構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文旅會展等政策體系,不少產業政策對澳資企業扶持標準按1.2倍執行。從深合區產業發展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深合區實際運營的集成電路企業超40家,初步形成涵蓋知識產權(IP)、第三代半導體等領域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生態;聯合澳門打造“一會展兩地”全新品牌標誌,依託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等平台推介琴澳旅遊產品,2023年上半年旅遊人數突破500萬人次;區內私募基金頭部機構實地辦公超八成,金融企業實質性運營取得階段性成果。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四新”產業中,規模以上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營業收入達79.9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9%;現代金融產業增加值達87.77億元,同比增長2.9%。截至8月,合作區實有澳資企業總量5763戶,較掛牌前增長23.54%;在合作區就業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7473人。
目前合作區“脫虛向實”成效初顯。合作區相關數據顯示,合作區商事主體實體登記佔比由合作區成立之初的13.77%提升至35%;中鐵建港航局、華潤電力、易方達基金等7家規模以上企業新增超2700人上島辦公。
可見,深合區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主線,全力推動粵澳合作向深度、廣度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