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世界旅遊經濟論壇副主席兼秘書長何超瓊在第十屆世界旅遊經濟論壇•澳門2023(“論壇”)期間(22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澳門“旅遊+”跨界融合是具特色的新型態的旅遊業業態,模式的成功吸引了外國旅遊官員及相關企業在論壇期間前來取經,希望論壇能夠結合眾人的智慧、信息及知識,搭建成分享各種旅遊產業發展經驗的平台。
何超瓊表示,雖然新冠疫情衝擊了澳門的旅遊業,但特區政府和六家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在期間並沒有停頓下來,在新一輪的博彩經營批給合同中提及增加非博彩元素投入,六企根據各自優勢,發展各類產業,並與“旅遊+”形成跨界融合模式,形成旅遊產業鏈,打造出新型態的旅遊業業態。而且,今屆論壇作出了新嘗試,邀請六企代表現身說法,交流策略及各自的內涵,展示出澳門所走之路及成果。
何超瓊說,論壇期間與參會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及菲律賓的外國正部級文旅官員交流時發現,他們來參會之前都以為澳門只不過是一個中式的拉斯維加斯,甚至從未來過澳門,但在親眼所見後都認可了澳門的模式,表示應該要過來取經,研究其中的成功經驗。此外,還有間意大利最大的銀行亦有來參會,稱非常重視“旅遊+”這個新興的產業,有意資助或用所投的基金去推動這個產業,而且該銀行還指出,能夠將不同的產業融合在一起,創造出新的旅遊體驗,這是亞洲的特色,而澳門在這方面更是做得超前。
分享學習是相互雙向
何超瓊指出,論壇是一個平台,分享不應是單向的,本澳亦能從中學習其他地方的經驗,鞏固豐富自己的內容,令旅遊產品更趨成熟,完善產業鏈。同時,在教育方面,可以透過論壇學習,提升本澳旅遊從業員的專業水平。
澳門最大優勢是身處大灣區
澳門年初疫情常態化後入境旅客迅速回升,在被問及內地對本澳旅遊有何正負面影響?何超瓊表示,澳門得益於身處粵港澳大灣區。澳門在“旅遊+”跨界所需的科技、文化、技能、藝術等軟硬件供給上,僅靠自身力量很難滿足,而大灣區其他城市可為澳門提供各種條件的支持,這亦是澳門最大優勢。另外,雖然內地的經濟好壞對本澳旅遊業會有間接的影響,但暫時看來並未發現有很大的憂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