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展覽業協會日前發佈的“二零一四亞洲展覽業年度報告”指出,澳門雖然為目前亞洲區域內發展時期最短及最小型的展覽市場之一,但二零一四年度澳門展覽市場在亞洲區內表現最佳,淨銷售展覽面積由二零一三年的約十四萬三千平方米大幅上升至二零一四年的近二十萬平方米,升幅達百分之三十八,這一升幅搖搖領先於亞洲區域內的其他展覽市場。而在二零一四年度澳門有二十六項以專業客商為目標的專業展覽獲國際展覽業協會列入統計,預計這些展覽總收入接近美金五千萬,平均每項展覽收入約美金一百九十萬,接近整個亞洲區域內該數值的平均值美金兩百二十萬。
澳門會展業雖然基礎薄弱、起步時間短,但發展以來所獲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這與特區政府對澳門會展業的大力扶持是分不開的。近些年為發展澳門會展業,特區政府可謂是殫智竭力、用心良苦。特區政府先是在二零一零年三月設立了“會展業發展委員會”,爲該委員會規定的職責主要爲:就訂定及執行會展業策略、措施和政策,以及相關的法規草案發表意見及提出建議;爲發展會展業幷提升其競爭力,制定意見書、建議及提議;搜集、整理及研究會展業資料;跟進及分析會展業的發展情況以及對主席安排的其他事項發表意見。此後,特區政府又從二零一三年元旦開始,實施了“會展活動激勵計劃”,該計劃對合資格的申請者在澳門舉辦的“會議”和“展覽”,提供一定的“基本協助”和“財務支持”。從二零一四年元旦開始,特區政府又推出了“國際性會議及專業展覽支持計劃”,向對合資格的申請者在澳門舉辦的“國際會議”或“國際展覽”,提供內容更爲具體、豐富、扶持力度相對更大的“基本協助”和“財務支持”。例如在“會展活動激勵計劃”中,對“同聲傳譯及檔翻譯”的“財務支援”爲:“可獲同聲傳譯及檔翻譯費用之百分之十五支持,最多不超過澳門幣兩萬元”,而在“國際性會議及專業展覽支持計劃”中,對“同聲傳譯及檔翻譯”的“財務支援”爲:“可獲同聲傳譯及檔翻譯費用的百分之五十支持,上限爲澳門幣六萬元”;再如在“會展活動激勵計劃”中,對“展品及貨運物流”的“財務支持”爲:“可獲展品及貨運物流費用之百分之五十支持,最多不超過澳門幣十萬元”,而在“國際性會議及專業展覽支持計劃”中,對“展品及貨運物流”的“財務支持”爲:“可獲展品及貨運物流費用的百分之五十支持,上限爲澳門幣十五萬元”。而在特區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不僅澳門會展業的規模和形象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會展業的發展也給澳門其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較為明顯的正面影響,行政長官崔世安也認為,會展客人的消費較普通客多數倍,會展業舉辦的會展項目對本地中小企,如廣告、物流、酒店、餐飲等行業都能帶來發展機遇。二零一四年澳門批發、零售、酒店、餐飲、建築及金融等非博彩產業毛收入超過一千九百億,這其中也有會展業的功勞。
但在澳門會展業對澳門多個非博彩產業都產生明顯帶動效益的同時,也有一些意見認為,目前澳門會展業的發展狀況還不是很理想,還存在著澳門會展業自身還不是一個盈利的產業、澳門會展業對“會議及展覽入場總人次”的依賴性還比較大、澳門會展業中“政府唱主角”的情況還比較多等問題。
確實,目前澳門會展業可能還主要處在“量變”的階段,即還處在一個形成規模、創立形象的階段,盈利方面的情況還不是很理想。但此次國際展覽業協會發佈的報告也顯示,這種情況也正在得到改善。二零一四年年度澳門的二十六項以專業客商為目標的專業展覽平均收入約美金一百九十萬,已接近整個亞洲區域內該數值的平均值美金兩百二十萬,這就說明澳門會展業的盈利狀況正在好轉。
產業也像人一樣,一般都不可能“一出生就掙錢”,往往都需要有一個培育、成長的階段。澳門會展業也是如此。到目前為止應該說澳門會展業還主要處於培育、成長的階段,還沒有能夠實現“從花錢到掙錢”、“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但此次國際展覽業協會發佈的報告顯示,澳門會展業正在從“量變”走向“質變”。
‧李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