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辦的“《2016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學術座談會”,於本月19日在理工學院舉行,多位來自澳門大學法學院、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及理工學院公共行政高等學校與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等部門的學者,分析並解讀《2016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
澳發展置於國家發展战略中促長期繁榮
就《2016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編製《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並公佈了《五年發展規劃》基礎方案,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禹認為,五年規劃的提出具有三方面的憲製性意義,一是對澳門經濟建設具有戰略性、全面性與長遠性思考在制度上的體現;二是將五年規劃與施政報告一起公佈,徵求民意,體現了基本法上的“澳人治澳”與“共建共享”的原則;三是將澳門發展置於國家的整個發展戰略中,才能有效促進澳門的發展與長期的繁榮穩定。
另外,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根據基本法,在既有研究基礎上,籌畫設立菲政權性市政機構,王禹指出,該機構的設立對進一步完善與健全澳門政治體系產生重要影響,他建議,在名稱上可定為市政委員會,在澳門半島及兩個離島分別設置一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並可接受政府委託提供文化、康樂、環境衛生等方面服務,或就上述有關事務向政府提供意見。
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主任冷鐵勛表示,明年施政報告將民生事務放在優先位置,比較務實,但他認為施政報告對法制建設工作部分著墨不多,同時,就如何儘快修訂完善與澳門實際情況不適應的法律規章亦沒有作出具體安排,這與社會期待有一定差距。
|